5月14日,作为立嘉国际智能装备展览会的重要活动,2024成渝地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大会暨通用航空制造装备产业链论坛举行。现场,航空、航天领域相关专家,产业链人士围绕无人机关键技术、低空飞行器航空动力发展、如何发展低空经济产业等主题展开交流。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黄涛分享了当下智慧通航新技术,包括大区域多焦距大视野全景拼接技术,大屏显示平台化技术、智能全彩夜视高清拼接相机技术、新能源电动飞机技术(电动—氢能)等。

黄涛表示,产业要发展,技术突破是关键。智慧通航新技术的涌现和使用,不仅助力企业更好地行驶在通航赛道,也能赋能其它行业发展,如智慧城市、航海与码头、应急救援等领域。

”成都市无人机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孙静表示,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保障等产业高速发展,为低空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成渝两地企业要看清自己的优势项目,练好内功的同时,更要抱团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发展低空暨通航装备产业,正当其时!”市经济信息委装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重庆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列入国家首批国产通用航空装备物流运输领域创新应用试点城市,现有航空发动机及无人机产业链重点企业40家,全年完成产值80.3亿元、增长4.3%。已初步形成了“设计研发+高端材料和部件+航空发动机+无人机整机制造+机载设备+运营服务+卫星应用”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重庆将以国家级国产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试点城市(物流运输领域)建设为契机,加速壮大低空暨通航装备产业集群规模。包括加强新产品研制推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加大市场培育力度、打造细分领域应用场景、推动飞行驾驶与卫星互联网融合等举措。

其中在创建高层次创新平台方面,将立足两江协同创新区,支持西工大重庆科创中心、上交重庆研发中心、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重交绿航院、空天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研发平台整合航空资源,赋能航空产业发展。

上游新闻记者 侯佳

编辑:夏洪玲    责编:吴忠兰,陈晶晶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