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作爲立嘉國際智能裝備展覽會的重要活動,2024成渝地區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大會暨通用航空製造裝備產業鏈論壇舉行。現場,航空、航天領域相關專家,產業鏈人士圍繞無人機關鍵技術、低空飛行器航空動力發展、如何發展低空經濟產業等主題展開交流。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黃濤分享了當下智慧通航新技術,包括大區域多焦距大視野全景拼接技術,大屏顯示平臺化技術、智能全綵夜視高清拼接相機技術、新能源電動飛機技術(電動—氫能)等。

黃濤表示,產業要發展,技術突破是關鍵。智慧通航新技術的湧現和使用,不僅助力企業更好地行駛在通航賽道,也能賦能其它行業發展,如智慧城市、航海與碼頭、應急救援等領域。

”成都市無人機產業協會常務副祕書長孫靜表示,低空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等產業高速發展,爲低空經濟注入強勁動力。成渝兩地企業要看清自己的優勢項目,練好內功的同時,更要抱團發展,開拓更廣闊的市場空間。

“發展低空暨通航裝備產業,正當其時!”市經濟信息委裝備處相關負責人表示,2023年重慶被工業和信息化部列入國家首批國產通用航空裝備物流運輸領域創新應用試點城市,現有航空發動機及無人機產業鏈重點企業40家,全年完成產值80.3億元、增長4.3%。已初步形成了“設計研發+高端材料和部件+航空發動機+無人機整機制造+機載設備+運營服務+衛星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重慶將以國家級國產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試點城市(物流運輸領域)建設爲契機,加速壯大低空暨通航裝備產業集羣規模。包括加強新產品研製推廣、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建高層次創新平臺、加大市場培育力度、打造細分領域應用場景、推動飛行駕駛與衛星互聯網融合等舉措。

其中在創建高層次創新平臺方面,將立足兩江協同創新區,支持西工大重慶科創中心、上交重慶研發中心、北理工重慶創新中心、重交綠航院、空天技術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級研發平臺整合航空資源,賦能航空產業發展。

上游新聞記者 侯佳

編輯:夏洪玲    責編:吳忠蘭,陳晶晶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