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浪頭飲食/ 郝顯

2023年酒鬼酒實現營業收入28.3億元,同比大降30.14%,這是酒鬼酒2014年以來首次營收大幅下滑。今年一季度酒鬼酒營收再次下滑48.8%,淨利潤減少75.56%,再次超出市場預期。

在經歷了渠道壓貨、竄貨、價格倒掛等亂象後,渠道信心已經跌至谷底,經銷商打款變謹慎。

從預收款來看,2022年以來,酒鬼酒的預收款就在持續減少,今年一季度同比仍大降36%,收現比也在下滑,公司的調整仍在持續。

酒鬼酒到底怎麼了?營收連續大幅下滑

酒鬼酒是一家以中高端產品爲主的酒企,酒鬼和內參系列合計佔到85%左右。其內參酒爲千元價格帶大單品,是公司旗艦產品。酒鬼酒則涵蓋了200元到500元中端價格帶。

2023酒鬼酒實現營收28.3億元,同比下滑了30.14%。公司所有產品線無一例外,全部出現下滑,其中內參、酒鬼、湘泉系列分別下滑38.21%、27.45%、68.03%。從銷量來看,去年酒鬼酒白酒總銷量減少33.74%,其中內參、酒鬼、湘泉分別下滑32.69%、17.62%、74.65%。

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在上市白酒公司中實屬罕見,去年20家上市白酒公司營收同比增長15.65%,僅兩家公司營收在下滑,分別爲順鑫農業與酒鬼酒。

酒鬼酒營收持續下滑主要是因爲渠道庫存問題所致。從2022年9月份,公司渠道問題就開始暴露,當時湖南內參酒銷售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內參酒銷售公司”)發佈通知,宣佈2023年52度500ml內參酒簽約計劃配額將根據2022年實際達成量的80%計算額度上限。2022年11月底,內參酒銷售公司再度發佈通知,52度500mL內參酒2023年度銷售總量不超過800噸。按照2022年內參銷量1147噸計算,相當於減量30%。而2023年內參酒實際銷量減少了32.69%。

2023年酒鬼酒一再發布整頓內參市場秩序的通知,當年7月份向經銷商發通知,宣佈7月10日起停止接受52度500ml內參酒銷售訂單。2023年10月,酒鬼酒相關人士向媒體透露,10月10日起針對“酒鬼”系列產品停止接單。與此同時,渠道端也一再爆出“竄貨”、“價格倒掛”等消息。

從2019年到2021年,酒鬼酒業績獲得爆發式增長,營收從15.12億元增至34.14億元,回過頭來看,這三年的爆發式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渠道壓貨。2019年酒鬼酒預收款僅爲2.07億元,2021年已經增至13.82億元。

白酒公司一般採用“先款後貨”的經營模式,預收款來自經銷商的打款。在這個過程中,酒鬼酒的“股東入股”模式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19年酒鬼酒成立了內參酒銷售公司,負責內參系列的銷售。全國 30 多位高端白酒“億元大商”共同出資成立,此後又引入了省外大商入股,大商不僅可以賺取銷售利潤,還可以獲得分紅。

在廠商和經銷商的共同努力下,內參酒量價齊升,2020年銷售量僅爲564噸,2021年已經增至996噸。從價格來看,內參酒出廠價從500元左右一路飆升,最高漲至1000元以上。

但是渠道大量鋪貨後,終端銷售並沒有跟上,在渠道庫存高企的情況下,就出現了“竄貨”、“價格倒掛”等亂象。

而從2022年起,酒鬼酒合同負債(預收款)開始大幅減少,2023年已經降至2.85億元,回到了2020年以前的水平。在經歷了一輪壓貨後,經銷商打款意願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酒鬼酒經銷商仍在增長,從前一年的1586名增至1774名,增長了接近12%。

合同負債持續減少 “內參”一季度表現仍不理想

目前酒鬼酒的調整仍未結束,今年一季度酒鬼酒營收下滑了48.8%。在4月底的機構調研中,管理層披露稱,“內參”一季度的表現不是很理想。

內參一批價在850元左右,在京東平臺酒鬼酒自營旗艦店52度500ML內參兩瓶補貼價爲1699元,單瓶849.5元,低於一批價,仍處在倒掛狀態。

在一季報中,公司稱“渠道客戶信心仍處於修復階段,次高端以上產品消費需求仍待恢復”,目前核心工作是“恢復穩定主營產品價格,修復渠道利潤及信心”。

反映在合同負債上,一季度合同負債繼續減少至2.35億元,相比2023年同期下降36%。收現比從上年同期的78.82%降至64.43%,經營活動現金流則開始淨流出。核心指標仍無好轉跡象。

另一方面,酒鬼酒的存貨持續飆升,到一季末已經增至15.9億元。酒鬼酒總產能爲1.2萬噸,2023年總產量爲9141噸,產能利用率僅爲76%。目前公司還在擴產,生產三區一期工程 2024年投產,生產三區二期工程在建,全部投產後將新增1.08萬噸產能。在產銷量均在下滑的情況下,隨着新增產能的投產,酒鬼酒產能利用率還將大幅下滑。

長期以來,爲了推行高端化戰略,酒鬼酒一直維持較高的費用率,2022年銷售費用率爲25.28%,排第五位。2023年增加近7個百分點至32.22%,僅次於岩石股份。這使得淨利率低至19.36%。

今年一季度銷售費用率從上年同期的26%提升至33.94%,在營收大幅下降的情況下,公司仍選擇維持較高的費用投放,這無疑進一步拉低了淨利潤,導致一季度淨利潤大幅降低75.56%。

事實上,白酒行業此前出現過渠道及產品遭遇問題的案例,洋河股份就是典型。洋河的調整從2019年就已經開始,和同規模酒企比起來,目前增長仍偏弱。水井坊是另一個參考案例,水井坊和酒鬼酒同爲中等規模次高端酒企,同樣經歷了快速增長。2020年疫情後水井坊渠道問題率先暴露,公司主動開始調整,經過四年時間,2023年公司僅微增6%,今年一季度營收增長9.38%,仍陷在低速增長困境中。酒鬼酒這次需要調整多久,誰也不知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