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松果財經

近兩年還將會成爲市場洗牌的關鍵期。

隨着時間進入五月份,各大上市遊戲公司基本交出了疫情後第一年的財報答卷。

整體情況是這樣的:

根據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遊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23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2023年國內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3029.64億元,同比增長13.95%,用戶規模達到6.68億人,同比增長0.61%

這一數據表明遊戲行業依然保持着穩健的增長態勢。

但根據目前已公開年報的43家上市遊戲公司信息來看,2023年上市遊戲公司的累計遊戲營收達到3651.08億元,相比2022年的3459.49億元僅增長了5.5%

無疑說明遊戲公司之間的競爭在日趨激烈。

其中,26家企業的淨利潤實現上漲,22家廠商遊戲業務出現整體下滑。這一數據反映出遊戲行業內部的分化加劇,一些公司憑藉優秀的遊戲產品和市場策略實現了業績增長,而一些公司則因產品質量不佳、市場推廣不力等原因而陷入困境。

必須要指出,上市遊戲公司間的市場份額還在逐步擴大,近兩年將會成爲市場洗牌的關鍵期。

具體到各家財報,小遊戲與AI技術在財報中被提及的比重大幅上升,已成爲目前遊戲廠商競爭的勝負手。

2023年遊戲上市公司業績情況

2023年遊戲行業整體繼續保持增長勢頭,從各大遊戲上市公司的財報來看,騰訊和網易仍以絕對的優勢佔據了市場的領頭羊位置,其營收規模和盈利能力均處於行業前列。

騰訊作爲國內遊戲行業的龍頭企業,其網絡遊戲業務在2023年實現了1799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5.3%,爲其在全球遊戲市場中的領先地位提供了有力支撐。值得注意的是,騰訊的海外遊戲業務增長迅速,已成爲了其新的增長點。

與騰訊並駕齊驅的網易,在2023年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績。《逆水寒》、《蛋仔派對》多款遊戲表現亮眼,其遊戲業務營收達到816億元,同比增長9.43%。網易憑藉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和豐富的產品線,在遊戲市場中保持了領先地位。與此同時,我們要關注到網易在AI技術上的應用AI技術在網易遊戲生產端的全面落地,將會助力網易長期維持研發端的優勢。

“超百億俱樂部”中,除了騰訊和網易外,三七互娛和世紀華通也成功躋身其中。三七互娛以其獨特的運營策略和多樣化的產品線,實現了165.47億元的遊戲業務營收;而世紀華通是少數幾家實現了“營利雙增”的公司之一,這主要歸功於點點互動在海外市場的出色表現。近期微信小遊戲端登頂的《無盡冬日》,正是點點互動在海外市場的黑馬產品《Whiteout Survival》的小程序版。

Sensor Tower《2024年1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榜》顯示,《Whiteout Survival》保持全球 SLG 手遊暢銷榜冠軍。

然而,在頭部公司穩固的同時,行業內的分化現象也愈發明顯。

一些企業憑藉優質的產品和服務,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雙增長。例如,巨人網絡冰川網絡神州泰嶽等公司的營收和淨利均出現了增長;而一些企業則由於市場競爭加劇、產品不適應市場等原因,出現了營收下滑甚至虧損的情況

這種分化現象在三七互娛和完美世界的財報數據中得到了體現。儘管三七互娛在營收規模上仍然穩居行業前列,但其淨利潤卻出現了下滑。這可能與市場競爭激烈、成本上升等因素有關。而完美世界則出現了營收增長乏力、淨利潤大幅下滑的情況。這兩家公司的財報數據反映出當前遊戲行業的兩大困境:一是市場競爭激烈,導致營收增長乏力;二是成本上升,尤其是買量成本變高,使得盈利能力受到挑戰。

與此同時,一些中小型遊戲公司也表現出了較強的盈利能力。如愷英網絡和吉比特等公司,憑藉其獨特的遊戲產品和創新的運營策略,實現了超過10億元的淨利潤。這些公司的成功證明了遊戲依然屬於內容產業,創新和差異化是中小型遊戲公司彎道超車的有效方式。

疫情後

遊戲市場有哪些新變化?

國內遊戲上市公司在2023年業績上體現出的分化現象,本質是由疫情後遊戲市場的新變化造成的。

我們可以概括爲:要求變高了,推廣變難了,海外變捲了,市場更加細分了。

1.品質要求提升,開發成本增加

在疫情後時代,國內遊戲市場已步入存量競爭階段,用戶對遊戲品質的要求日益提高。這一變化導致遊戲開發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來提升遊戲品質,包括美術設計、遊戲體驗、劇情設定等方面。

與此同時,隨着技術的不斷發展,遊戲開發所需的技術支持也日益複雜,進一步增加了開發成本。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部分遊戲公司面臨開發成本上升、淨利潤下滑的困境。

2.推廣難度加大,淨利潤受擠壓

與用戶要求一同增加的,還有用戶獲取遊戲的渠道。遊戲公司爲了吸引用戶,不得不加大在市場推廣上的投入。

然而,隨着市場競爭的加劇,用戶獲取成本不斷上升,這使得一些公司的市場推廣效果並不理想,導致營收和淨利潤出現下滑。如天娛數科、湯姆貓等公司就因市場推廣效果不佳,導致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甚至由盈轉虧。

3.海外市場競爭加劇,出海需謹慎

面對國內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環境,不少遊戲公司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然而,海外市場早已不再是此前的藍海。以世紀華通旗下的點點互動爲代表的的遊戲企業先行一步,在海外市場站穩了腳跟。他們通過深入瞭解目標市場的文化和政策環境,調整產品策略和市場策略,成功獲得了用戶的認可。在部分地區,甚至已成爲了某一賽道的統治者。

這也意味着後來的遊戲企業,不僅要面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差異、政策環境因素所導致的問題,還要與這些已經卷上岸的企業進行激烈競爭。

4.市場細分加劇,深耕垂直領域

用戶需求的多樣化成爲了部分中小型遊戲公司新的發力點。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遊戲公司需要尋找新的增長點以保持競爭力。通過深耕垂直細分市場,如派對遊戲、二次元遊戲、女性向遊戲等領域,遊戲公司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玩家的需求,提升用戶粘性和忠誠度。

目前,這些細分市場都展現出了較高的增長潛力,成爲了一些遊戲公司新的增長點。

AI技術、小遊戲成勝負手

在2023年遊戲上市公司的財報當中,“AI”與“小遊戲”絕對是財報中出現的高頻詞彙。

隨着科技的飛速進步和消費者娛樂需求的多樣化,AI技術與小遊戲正在引領國內遊戲市場經歷一場新的變革。

其中,AI技術的價值主要體現在重塑遊戲產業生態目前國內4家“超百億俱樂部”遊戲上市公司均提到了AI技術已成爲其業務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例如騰訊在遊戲開發和運營中積極應用AI技術,通過智能匹配、行爲預測等技術手段,提升遊戲的用戶體驗。

三七互娛則充分利用AI技術在遊戲開發和運營方面的優勢,通過智能數據分析,對遊戲內容、玩法、界面等進行精準優化,提高了遊戲的可玩性和吸引力。同時,AI技術還幫助三七互娛實現了精準營銷和用戶畫像,提高了營銷效果和用戶轉化率。

另一家遊戲巨頭世紀華通,也在財報中強調了AI技術的重要性。該公司通過引入AI算法,實現了遊戲內廣告的精準投放和個性化推薦,提高了廣告的點擊率和轉化率。同時,AI技術還幫助世紀華通優化了遊戲開發和測試流程,降低了開發成本和風險。

而小遊戲作爲遊戲行業的新興領域,以其輕量化、高粘性和社交性強的特點,吸引了大量用戶的關注和喜愛。

QuestMobile近期發佈的《2024手機遊戲行業洞察報告》顯示,小遊戲市場迅速增長,微信小遊戲活躍用戶達到7.5億,同比增長超20%,高於App手遊。

多家上市遊戲公司的財報顯示,小遊戲已成爲其業務增長的重要引擎。

以IGG爲例,該公司在財報中透露,其小遊戲業務收入在2023年實現了顯著增長。通過推出多款具有創新玩法和高度互動性的小遊戲產品,IGG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用戶的關注。

小遊戲不僅爲用戶獲取提供了新途徑,還在盈利模式上進行了創新。如巨人網絡,其在小遊戲領域的表現引人矚目,其征途IP手遊《原始征途》上線後首月流水破三億,全年實現流水超過十五億。這一成績的取得,除了得益於遊戲品質外,更重要的是其在小遊戲領域找到了新的盈利模式。

故而整體來看,在市場競爭加劇、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遊戲行業依然展現出了強勁的增長勢頭。然而,行業內部的分化現象也愈發明顯,這要求遊戲公司必須不斷創新和調整策略,以適應市場的快速變化。從它們所呈現的趨勢來看,AI技術和小遊戲賽道,或許就是2024年行業變化的關鍵所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