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合成生物學龍頭,TMA概念龍頭正丹股份(300641.SZ)復牌後的第一個交易日,可以用上天入地來形容。

盤面上,正丹股份早盤開盤就拉出14.95%漲幅,但在午盤即轉頭向下,收盤時報23元/股,下跌 3.69%。但若從今年2月低點算起,正丹股份漲幅仍高達 712%。

另一家TMA概念龍頭百川股份(002455.SZ)也有類似情形,日內以跌停報收。

受益於全球化工巨頭英力士偏酐(TMA)生產線永久停產傳聞,TMA市場價格於今年3月開始扶搖直上,包括正丹股份、百川股份等國內TMA生產銷售企業也被頻頻帶動並走出亮眼走勢。

“TMA概念”爲何能持續勇攀高峯?其極限又在哪裏?

行業人士指出,由於TMA的產量一直處於萎縮狀態,需求較爲剛性,可替代性也比較弱,加上產能提升較難,下游價格承載力較強等等原因,TMA漲價的持續性的確偏強,相關企業盈利能力也確實有望大幅提升。

但與此同時,隨着TMA價格上漲,一些其他高性能酸酐的經濟性有望獲得凸顯,TMA的可替代性將加大。另外,TM A 價格的大幅上漲,將刺激其上游供應商提高原料供貨價格,很有可能會削弱 TMA 廠商的盈利能力 ,因此,需理性看待短期價格上漲下的長期業績潛力。

供需平衡打破

市場數據顯示,近期,TMA現貨市場價格由年初的12500元/噸漲至目前的36000元/噸,年內漲幅高達188%。

從引致因素來看,今年3月以來,美國英力士公司相繼被傳TMA工廠發生爆炸事件,隨後某封與英力士公司的電子郵件往來顯示英力士對外宣佈TMA永久停產,其疑似作實了此前的爆炸傳聞。

TMA主要被應用於生產粉末塗料中的聚酯樹脂,提供良好的耐熱性和電氣絕緣性;用於增強塑料的機械性能和耐熱性;用於製造電子元件的封裝材料,提供優異的絕緣性能等。

其中,用於生產PVC增塑劑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是TMA的一大應用。其中TOTM作爲高端 PVC 製品的剛需添加劑,可以憑藉其低揮發性、低移行性、良好的電子抵抗及耐熱性,使其用在電纜料上可通過美國 UL62 105℃級的檢查。

此外,由於TMA在TOTM中的單位用量並不大,因此下游承載力較高,產品漲價存在一定空間。

從產業格局上看,TMA僅中國、意大利和美國生產,其中除英力士停產前7萬噸/年產能外,意大利的波林、中國的正丹股份、百川股份和泰達新材尚有3噸/年、8.5萬噸/年、4萬噸/年和3萬噸/年的產能。

而隨着英力士產能缺口突然出現,細分行業供給格局突變,正丹股份的全球產能佔比將從原先的33%提升至45%以上。

事實上,TMA在過去20年中,一直處在全球產能向中國產能轉移的過程中。

上世紀70年代,TMA由德國Saarbergwerk公司首先研發量產,隨後英國BP,日本三菱,美國英力士等相繼開設TMA產能。自 2016年開始,由於設計工廠年齡,生產效率,下游轉移等等因素,除英力士外大部分海外工廠生產線被關停。

2021年,國內波林化工在相關生產線關停,由正丹、英力士等少數企業形成的TMA供給格局在從此逐步成型。

從更大範圍的合成生物行業來看,由於技術路線的迭代,裝置設備的先進性等帶來的成本優勢,相關企業也能快速的在行業中獲得足量市場份額。

如類似的情況亦發生在凱賽生物頭上,後者的長鏈二元酸產品原爲德國贏創、杜邦等公司率先產業化,但因生物法制備長鏈二元酸成本遠低於化工法生產,其迫使“先行者”們退出相關市場,或僅保留小部分作爲自用。贏創、杜邦也相繼成爲凱賽生物的客戶。

業績井噴與遠憂

那麼,隨着美國英力士停產TMA,正丹股份、百川股份等國內TMA生產銷售企業會有多大程度的利潤提升?

以正丹股份爲例,公司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酸酐及酯類產品營業收入10.93億元,營業成本10.20億元,毛利率僅爲6.63%。

但今年一季報中,正丹股份獲得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已經達到5900萬元,其同比增速達到了412.94%。

從產業結構來看,TMA上游主要原材料爲偏三甲苯。財報顯示,2023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正丹股份偏三甲苯採購成本分別爲7802.33元/噸和8264.65元/噸。

隆衆諮詢價格數據則顯示,4月以來偏三甲苯的價格維持在9500元/噸,相比TMA同期自12000元/噸一線漲至30000元/噸一線,漲幅仍遠遠滯後。

偏三甲苯除應用於TMA外,還被應用於合成法均四甲苯、均三甲苯。

雖然TMA佔據偏三甲苯下游大頭,但均四甲苯、均三甲苯價格漲幅有限,原材料持續提價一定程度受到遏制。

因而,在TMA持續漲價至三萬/噸一線,原材料跟漲幅度有限,行業利潤將依然集中在TMA環節。

正是因此,正丹、百川等纔會被資本市場狂熱追捧。

21 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發現,正丹股份2023年酸酐及酯類毛利潤約7252.47萬元,通過其產銷估算,酸酐及酯類每噸毛利大約在不到千元。

若上游原料偏三甲苯上漲程度持續滯後,TMA價格持續維持高位,那麼正丹股份的利潤確實將極其可觀。

不過這一趨勢是否會持續,一方面取決於偏三甲苯是否長期跟漲,一方面則取決於TMA是否存在替代品。

隆衆諮詢指出,偏三甲苯原料工業用碳九芳烴市場價格因原料供應緊張高位運行,副產品三甲苯市場價格順勢跟漲,極度失衡的利潤價差影響下,5月份國內偏三甲苯市場主流價格上漲已是必然。

但從長期來看,偏三甲苯產能仍處於增長趨勢下,若偏三甲苯市場價格漲幅過高,勢必導致開工負荷上漲,貨源增加但下游需求容量有限,又將陷入降價促銷的尷尬局面。

替代品方面,有化工粉末行業人士指出,包括三羥甲基丙烷 (TMP)、苯基丁二酸酐都可以一定程度替代TMA在增塑劑添加劑中扮演的作用,但完全替代仍需要時間。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