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在健康饮食当中,水果因其营养丰富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水果却常常成为他们饮食中的“禁区”。5月14日,十堰交通音乐广播《健康问太和》栏目特邀十堰市太和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张俊,为广大糖尿病患者答疑解惑。

水果作为自然界赋予我们的美味佳肴,其富含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对维护人体健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糖尿病患者往往因担忧水果中的糖分导致血糖波动而避之不及。张俊在节目中指出,这一观念其实存在误区。

张俊解释,水果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由淀粉、蔗糖、葡萄糖、果糖和膳食纤维组成。其中,果糖对血糖的影响最小,而大部分水果的血糖指数(GI)相对较低。因此,糖尿病患者并非完全不能食用水果,而是需要掌握正确的食用方法和时机。

张俊建议,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那些血糖指数低、糖分含量适中的水果,如西瓜、哈密瓜、桃子、苹果等。在血糖控制平稳的情况下(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7.5%以内),患者可放心享用这些水果。

然而,吃水果的时间和分量同样重要。张俊说,糖尿病患者最好在两餐之间或餐后两至三小时食用水果,如上午9时至10时、下午3时至4时,每次食用量应控制在少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此外,为了保持热量摄入的平衡,每天水果的总量应控制在200g左右(约90千卡的热量),并相应减少主食的摄入量。

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为糖尿病患者带来了福音。他们不再需要完全放弃水果这一美味佳肴,只需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计划,即可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保持血糖的稳定。

此外,张俊还强调,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位糖尿病患者对水果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三餐前后的血糖变化,了解进食水果后对自身血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调整饮食计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