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王昊男

面對治理主體日趨多元、治理內容日益多樣、治理難度與日俱增等情況,朝陽區六里屯街道嘉福園社區通過黨建引領,創新推出“五嘉”工作法,鼓勵居民及社會單位參與社區治理,開展志願服務項目“置頂”解決居民難事,受到了居民廣泛好評。

據介紹,“五嘉”工作法,即建嘉、當嘉、愛嘉、治嘉、宜嘉。該社區從黨員、社會單位、物業、業委會等多支隊伍人手,高效激活區域資源、凝聚各方力量,構築“建嘉”平臺,健全“當嘉”機制,匯聚“愛嘉”志願服務隊伍,形成“治嘉”合力,推動“宜嘉”建設。

社區以區域化黨建協調委員會爲基礎,融合社區兩委一站、黨支部、和諧促進員、青少年、六小門店、非公企業、業委會/物管會、物業單位等多元主體,升級成立“建嘉”平臺,實現平臺各企業間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融入社區治理新格局。

優化健全“當嘉”機制,社區將業委會、物業單位、法院調解及律師團隊納人12345接訴即辦矛盾調解機制,提升社區矛盾調解水平。同時,匯聚“愛嘉”隊伍,在原有志願者動員機制的基礎上,探索社區青年進行各方面治理實踐,新創建10支志願者隊伍,共同構成了“嘉福園社區治理共同體”,使“匆匆過客”也能“當家作主”,共同守護家園。

形成了“治嘉”合力,切實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效能,推動了“宜嘉”社區建設。自實踐“五嘉”工作法以來,共計未訴先辦200餘起糾紛,接訴即辦案件數大幅下降,全年僅一件扣分案件;社區環境舊貌換新顏,居民生活更便利,幸福感也提升了。

“自參與嘉福園社區志願者隊伍以來,我和隊友們將熱情融入社區服務工作,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我們共同的幸福‘嘉’園,不僅收穫了服務的喜悅,更對社區產生了強烈的認同感。平日裏,我積極向身邊的朋友推薦,吸引了更多志同道合的居民朋友加入,我們一起用溫暖和希望點亮社區的每一個角落。”嘉福園社區志願者小李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