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之後,散戶大戰華爾街的一幕或再度上演。彼時,帶領散戶反抗華爾街機構的帶頭大哥基思·吉爾(Keith Gill)在論壇活躍發帖,鼓勵一大批散戶買入某些被對沖基金大量做空的股票,從而引發了震驚全球的“散戶逼空華爾街”事件,遊戲驛站(GameStop)是這場運動中最著名的股票之一。如今,基思·吉爾重回社交媒體,遊戲驛站等股票再度暴漲。

再度暴漲

美東時間週一,美股散戶們的帶頭大哥——網名爲“Roaring Kitty(咆哮小貓)”的基思·吉爾(Keith Gill)在社交媒體網站X上發帖,內容僅僅是一張圖片——“躺在椅子上的人坐了起來”。

這是他三年來的首次更新,被廣泛解讀爲其迴歸市場的信號。該條推文5小時瀏覽量突破600萬次,在發佈推文後的10個小時,評論量已經超過7000條。

在這之後,基思·吉爾又連續發佈了多條電影片段,其中包括滅霸出場、金剛狼變身、《頭號玩家》主角發動油門即將贏下比賽、《冰與火之歌》巨龍甦醒等畫面,都在暗示着自己的迴歸。

在基思·吉爾迴歸的影響下,遊戲驛站迎來久違暴漲:盤中6次觸及熔斷,一度飆升逾110%,最終收盤漲74.4%報30.45美元,爲2021年3月以來最高單日漲幅。另一散戶大戰華爾街的主角——AMC院線也漲近20%,創下自去年8月以來最大漲幅。

根據分析機構S3 Partners的估算,13日當天遊戲驛站的大漲使得華爾街投行們的空頭倉位損失超過10億美元。

但在專業人士眼裏,這類股票被稱爲“MEME股”,泛指社交媒體上散戶們熱衷購買的股票,通常由散戶情緒推動,容易出現高波動性。這些股票的公司基本面並不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例如,GME的主要業務是線下游戲實體店,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受到網絡遊戲的較大沖擊;AMC的影院業務更是在疫情中遭受重創,在2020年之前,AMC三年裏有兩年虧損,自由現金流爲負。

“他能夠贏得一大羣人圍觀,說明人們再一次有了FOMO(害怕踏空)和YOLO(你只活一次)的強烈感覺,” Financial Insyghts總裁、美國特拉華州大學客座教授Peter Atwater表示,“當人們投身於純粹投機價值的事物時,他們的信心會非常高,這是其表現方式之一。”

重現2021?

5月14日美股盤前,兩隻股票繼續飆升,遊戲驛站漲幅進一步擴大至160%,AMC院線的漲幅也達到150%。開盤後,兩隻股票雙雙觸發停牌。

除了遊戲驛站和AMC之外,美國散戶們還把三年前曾經炒作過的黑莓、諾基亞等股票的股價一同拉昇,一時間似乎2021年的狂歡氛圍又回來了。

而這一切的操盤手——吉爾原本是馬薩諸塞州布洛克頓地區的一名普通人。他在自學考取了美國特許金融分析師證書後,曾經掛靠一間證券公司任職。但隨着該公司將其解僱,他也失去了金融從業資格,他此後輾轉幹過保險代理、軟件銷售等多份工作,同時爲了養家餬口也堅持自己的投資生涯。

吉爾從2019年開始在家中的地下室裏直播自己對股票的分析,不過觀衆寥寥。直到2021年初他通過在社交網站Reddit大量傳播,集結了世界各地的散戶,共同推高了遊戲驛站的股票價格。

彼時,遊戲驛站在美股市場上風頭無兩,一方面是散戶投資者瘋狂買入,使該股票一度漲幅超2700%。另一方面是作爲空頭的機構投資者被迫平倉,承受鉅額損失。2021年1月13日至1月29日,平均每天有1億股遊戲驛站股票被交易,相比2020年全年平均日成交量增長1400%。

遊戲驛站成爲美股史詩級的現象後,吉爾也受到了馬薩諸塞州、美國國會以及美國證監會等多方調查。在調查中吉爾反覆聲明自己沒有進行任何違規操作,堅持持有遊戲驛站股票完全是出於對該公司基本面的長期看好,並且有多年的直播記錄爲證。最終吉爾被監管機構判定“不存在市場操縱行爲”,但此後他便銷聲匿跡,不再出現在公衆面前,直到這次時隔三年再度發帖。

不過,重現2021或許並不容易。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分析稱,很多散戶喜歡投資小盤股,通過社交等方式集中拉昇股票,由此導致做空機構爆倉。無論什麼資金,量大且持有的流動盤多,都可能操縱股價。至於遊戲驛站本身,因爲其聚焦的是遊戲產業,可能在觀念上也導致機構與散戶形成差異,比如年輕人喜歡且經常用,也有這方面因素。不過從基本面來看,遊戲驛站的股價是站不住的,長期還是要看真實價值,只有短期才容易受到資金的影響。

影響深刻

如今,吉爾歸來雖無定論,但這場風波由於涉及美國社會方方面面,至今仍然深刻地影響着美國金融市場的運轉。

以機構梅爾文資本爲例,該公司成立於2014年,也是近年來華爾街表現最好的對沖基金之一,其在2021年前扣除費用後每年約30%的業績記錄在華爾街名列前茅。但因爲做空遊戲驛站,梅爾文資本已經損失慘重,不得不走到清盤的地步。

2022年關停時,梅爾文資本創辦人Gabe Plotkin寫道:“過去的17個月對公司和我們的投資者來說都是一段難以置信的艱難時期。我已經盡我所能,但這還不足以帶來市場期待的回報。我現在意識到,我需要遠離外部資本。”

據第三方機構統計,華爾街巨頭們在做空遊戲驛站的過程中合計虧損超過50億美元,其中梅爾文資本直接虧掉了30%的資產。

而另一家機構——香椽研究發佈沽空報告,美國多家大型投資機構開始大舉做空這家公司,準備在遊戲驛站破產倒閉時大賺一筆。但香櫞的言論在散戶眼中,無異於宣戰,這場關於遊戲驛站的資本大戰,也由此展開。

據瞭解,遊戲驛站的主要商業模式是在線下實體店售賣遊戲,雖然這套模式很難經受住互聯網線上模式的衝擊,但對於很多美國人來說遊戲驛站代表了珍貴的童年回憶,而且他們也不願意看到這家公司的員工在疫情期間失業。

此外,美國財長耶倫、當時的衆議長佩洛西等人都曾被懷疑參與內幕交易。黑莓和遊戲驛站的高管們更是趁着股價高漲,拋售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股票。不過事後的調查爲這些高管洗清了“幕後交易”的罪名,理由是“股價的上漲本身不是由公司內部的原因發起的”。

美國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指出,風波給美國金融市場敲響了警鐘,她呼籲監管機構必須積極行動,防止股市成爲“有錢人的私人玩具”。

北京商報記者 趙天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