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控股(HKEX: 0700)今日發佈截至3月31日的2024年第一季度財報:營收爲1595億元,同比增長6%。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爲419億元,同比增長62%。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權益持有人應占利潤爲503億元,同比增長54%。

  詳見:騰訊控股第一季度營收1595億元 同比增長6%
  看圖:騰訊第一季度營收1595億元 回購金額148億港元

財報發佈後,騰訊董事長兼CEO馬化騰、總裁劉熾平、首席戰略官詹姆斯·米歇爾(James Mitchell)及CFO羅碩瀚等公司高管召開了財報電話會議,解讀財報要點,並回答分析師提問。 

以下即爲本次電話會議分析師問答環節主要內容:

瑞銀分析師Kenneth Fong:第一個問題是關於網遊,上個季度,管理層強調說騰訊關鍵策略之一便是重振主要遊戲產品的表現,Supercell公司所製作的遊戲證明了我們極佳的表現,包括《絕地求生》的強勁反彈。鑑於公司擁有強大的各類版權產品,以及在運營和執行網遊策略方面所具備的重要經驗,管理層能否與我們分享一下如何看待未來該領域的發展潛力和相關的增長計劃,如何將這些成功的經驗複製到其他版權產品和遊戲上?

另外,我們在上個季度承諾(今年)至少進行一千億(港元)的回購,考慮到我們的股價自上個季度開始出現了不錯的上漲。我們應該如何控制公司回購的節奏?更多地是視股價情況而定,還是我們應該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

詹姆斯·米歇爾:我來回答一下關於遊戲的問題。對於遊戲業務,我們一直在努力重振一些主要遊戲產品的表現。相信我們也實現了不錯的進展,對於未來的持續改善也非常有信心。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總結了一些經驗,其中之一就是,我們所歸類爲所謂常青遊戲的這些產品,確實有能力長出新芽,確實能像常青樹一樣自我修復和重新生長。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荒野亂鬥》(Brawl Stars),我們不僅觀察到了其總收入翻四倍的情況,而且每日活躍用戶也增加了一倍多。

第二個經驗是,我們認爲如果一款產品應該是常青遊戲,但卻出現停滯不前的情況,那麼問題通常不是遊戲本身,而是運營遊戲的團隊,我們需要對團隊做出改變,有時是改變團隊的思維模式,有時是人員調整。而當我們做出這些改變時,就很快會產生積極的效果。如果我們沒有看到積極的效果,或者改變緩慢,我們就會做出進一步的調整。很多大型競技多人遊戲本質上就是常青的,像是足球、籃球等主要運動項目,本質上就是會一直非常受玩家歡迎的產品。如果能找到合適的人來運營這些遊戲,就能產生正面效果。

劉熾平: 關於回購的問題,正如我們上次所宣佈的,公司承諾回購至少1000億港元的股票。此後,回購一直在相當穩定地進行。目前來看,我認爲回購並不取決於股價,確實如你所言,股價已經上漲了不少,在我們宣佈回購計劃之後可以說出現了相當驚人的上漲。但考慮到我們利潤的大幅增長,考慮到投資組合價值的持續增加,也考慮到公司非常優質的長期發展前景,我們覺得目前的股價仍然非常具有吸引力,這就是爲什麼我們還會繼續推進股票回購。

傑富瑞分析師Thomas Chong:第一個問題是關於公司的廣告業務。一季度該業務出現非常好的增長勢頭。在宏觀經濟逐步恢復的背景之下,請管理層談一下如何看我們在廣告市場的份額,以及競爭態勢和運營支出方面的升級?在618大促到來之際,管理層觀察到怎樣的市場情緒?如何展望視頻號平臺未來幾年廣告增長的勢頭,以及直播、電子商務、商品交易總額增長對推動廣告收入有何作用?

第二個問題關於公司的高質量增長戰略。我們在這方面表現非常突出,相關的盈利增長勢頭也非常強勁,管理層如何預期未來幾年的盈利增長和利潤率變化趨勢?未來會否在某個時間點進行更多的再投資?就運營支出而言,鑑於我們有更多的新內容和新遊戲發佈,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未來幾個季度的支出變化趨勢?

詹姆斯·米歇爾:關於廣告業務的問題,如你所預期的,鑑於經濟情況複雜,業內的整體情緒也相當複雜,環境也是比較具有挑戰性的。對我們來說,一季度是一個稍微有點特殊的季度,由於春節假期的效應,一季度通常是廣告投放量較小的一個季度,也就是大家所說的春節效應。這個情況會導致加速或減速的趨勢被放大。我們預計今年後續季度的廣告增長速度會比第一季度慢,這也更接近市場對我們今年剩餘時間廣告收入增長的共識預期。

話雖如此,整體上來看,我們還是具有非常大的優勢的,可以繼續以較快的速度搶佔市場份額,我們在視頻號廣告量的增長方面,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目前大約只有我們主要短視頻競爭對手廣告量的四分之一。在通過人工智能部署廣告以獲取收益方面,我們也還處於早期階段。人工智能應用於騰訊的廣告技術,使我們持續不斷受益,而且這些技術具有強大的槓桿作用。作爲一個社交媒體平臺,我們的廣告點擊率很低,好的方面是增長基數很低,而且我們已經實現了點擊率提一到兩倍的提升,而對於那些點擊率增長基數很高的廣告服務提供商來說,這是不可能的。總的來說,我們仍然對以適當速度推動廣告收入增長相當有信心,我們具備這種能力。無論整體廣告市場狀況如何,我們也將繼續搶佔市場份額。

劉熾平:關於高質量增長戰略,我想澄清的是,公司一直奉行在平臺上投資、投資於提升用戶體驗和產品,並逐步實現商業變現的戰略和理念。我們現在能夠釋放和利用許多驅動增長的因素,並不是因爲我們在榨取或利用平臺,而是因爲我們在平臺上的持續投資。高質量增長的驅動因素變得更加明確,我們對於業務進行了梳理,剔除了質量較低的產品和服務,以及業務中的干擾因素。這樣我們就可以專注於我們的核心平臺,同時使增長驅動因素更加明顯和突出。

我們相信,這些增長驅動因素,無論是視頻號廣告、微信搜索廣告,還是我們支付平臺上的增值服務,以及不斷優化的電子商務服務費用等,都有相當大的增長潛力。此外,我們也一直在投資新的領域,這些領域可以成爲未來的增長驅動因素,包括人工智能、新遊戲、電子商務和相關產品等。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毛利率實際上應該繼續受益於這些高質量收入的持續增加,未來還會有一個相當長的回報期。

羅碩瀚:關於營銷費用的問題,總體而言,這部分費用同比增長了17%,我們預計同比增長率將處於較低水平,在10%-13%的範圍內。我們也會根據需要動態調整營銷費用,如果我們發現一些需要投資的服務或產品,我們肯定會去做,但同時會考慮到成本優化方面的機制,進行謹慎評估。

(持續更新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