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是全民營養周,今年的主題是“奶豆添營養,少油更健康”。數據顯示,膳食結構不合理,是造成我國營養相關慢性疾病高發的重要因素。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國民營養計劃等相關政策不斷推進。近年來,我國居民的總體營養健康狀況持續改善。然而從具體細分項目看,居民的膳食結構還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現象。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測算,目前我國居民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三大宏量營養素的總體攝入量,已基本符合膳食推薦量需求。糧穀類、畜禽肉類、烹調油攝入超量;奶類及其製品、大豆及其製品、新鮮蔬菜和新鮮水果、蛋類、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呈現出不同程度的缺乏和不足,急需做出調整。

以脂肪爲例,根據測算,目前我國居民烹調油的平均攝入量,已超出推薦量的1/3,豬肉類則超出推薦量的30%。目前,我國2/3以上的居民對大豆或大豆製品未達到推薦攝入量,應適當增加。

此外,近年來,我國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比例呈增長趨勢。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等營養相關代謝性疾病患者數以億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正成爲影響國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減油:烹調少點油換着喫更健康

圍繞“合理膳食、健康生活”主題,國民營養健康指導委員會辦公室近日發佈了“減油、增豆、加奶”核心信息,是指減少食用油、增加豆及豆製品、奶及奶製品消費。具體怎麼喫更健康?

核心信息建議,成年人每天的烹調油攝入量以25至30克爲宜。減油的重點在於減少烹調油。家庭烹飪可使用帶刻度的控油壺,多蒸煮少煎炸,減少油的用量。此外,建議採購烹調油時,適當調換品種,換着喫更有利於營養平衡。在外就餐和點外賣時,注意選擇低油菜品,主動提出少油需求。除烹調油外,肥肉、動物內臟等飽和脂肪、膽固醇含量高,不宜多喫。喫畜肉宜選瘦肉,每人每週的畜肉攝入不超過500克等。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副主任樑棟:對於兒童青少年來說,特別強調要從小就養成清淡不油膩的口味,這非常重要。

核心信息建議,成年人平均每天攝入15至25克大豆或相當量的大豆製品,一日三餐,可選擇不同的大豆及其製品。20克大豆相當於北豆腐約60克、南豆腐約110克、豆腐乾約45克、豆漿約300克。大豆及其製品是素食者蛋白質的重要食物來源,每天應足量攝入。全素人羣平均每天應攝入50至80克,蛋奶素人羣25至60克。

痛風患者能不能喫大豆及豆製品?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很多豆製品其實在製作的過程中,很多嘌呤已經丟失了,這些人也可以喫豆製品。

建議每天攝入300至500ml液態奶或相當量的奶製品。目前,我國大多數居民的實際攝入量遠低於推薦量,鼓勵多攝入。兒童青少年和老年人尤其需要每天足量攝入。建議日常膳食選擇不同奶及奶製品,如每日飲用一杯奶,適當搭配一杯酸奶或2至3片奶酪等。不能用含乳飲料替代奶。

乳糖不耐受人羣怎麼加奶?

乳糖不耐受人羣可選擇無乳糖、低乳糖奶或酸奶、奶酪等發酵乳製品。

豆漿和牛奶哪個更有營養?

專家介紹,對於尋求植物基蛋白和避免動物製品的人,豆漿是更佳的選擇。而對於需要高鈣和富含動物蛋白的人羣,牛奶可能是更好的選擇。究竟選擇豆漿還是牛奶,取決於個人的營養需求、健康狀況以及飲食偏好。

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楊曉光:從蛋白質來講,兩方面都是優質蛋白。從鈣的含量來講,牛奶含量會更高一些,但是大豆不含膽固醇,還有一些其他的植物化學物,比如大豆異黃酮、多聚肽、多聚糖,這些是大豆具備而牛奶不具備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