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来宾日报

母亲,记忆中永远的风景

谭柳新

在我心中,母亲的爱如同山间细流,滋润着我生命中的每一寸土地,让我在风雨中茁壮成长;母亲的爱如冬日暖阳,驱散寒冷和黑暗,温暖我的四季;母亲的爱如黑夜中的路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记忆里的童年,是一幅用母爱绘制的画卷。那时的我,总是跟随着母亲的脚步,穿梭在炊烟袅袅的厨房和满园春色的菜园里。她的背影,成了我心中最为坚实的依靠。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田间地头辛勤耕耘,母亲总会带上我,那些简单而又快乐的时光,如今想来,依旧温暖如初。

记忆里的童年,是懵懂又贪玩的,也是任性又调皮的。村头那棵老榕树下,总能看见母亲翘首以盼的身影,伴随悠长又焦急的呼唤。而我,终于在夕阳的催促下,在夜幕降临时,出现在母亲已经耗尽耐心的眼里。那根藏在母亲身后的细长的竹鞭,高高地举起,又轻轻地挥下,我不停地躲闪着,落荒而逃。

记忆里的童年,我体弱多病,母亲用她瘦弱的身躯为我撑起一片天。每每发现我身体状况不对,她都格外悉心照顾我。直到现在,我仍能清晰地回想起自己蜷缩在母亲瘦小却温暖的背上,穿梭在寒夜里,耳边满是她匆匆的脚步声、急促的心跳声和自言自语的祈祷声。面对长长的针管、一堆五颜六色的药丸,任凭母亲软硬兼施、“威逼利诱”,直到最后,谈判达成,我才妥协。我哪里知道,针扎在我身上、疼在她心里,药苦在我口中、泪流在她眼里。看到我身体康复了,母亲比我还开心,多少个日夜的担忧烟消云散。寡言少语的母亲没上过学,不会讲什么大道理,却在无声中教会了我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如何书写自己的人生。

母亲有一双闲不住的手。在她眼中,仿佛总有忙不完的活,而干活,就是她最大的兴趣。大清早洗衣做饭,然后出工,直至夜幕降临,才拖着一身疲惫回来,又忙着浇菜、喂猪、做晚饭,夜深了,还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缝缝补补。她整天忙里忙外,将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生活虽然清贫却温馨。那时候,年少不知愁滋味,重活脏活都是哥哥姐姐们做,好东西却都留给排行老幺的我。在我眼里,母亲脸上总挂着笑,对生活充满向往。

然而,岁月不饶人。上中学以后,我长高了,母亲却变矮了,鬓角不知不觉添了几许白发,皱纹也悄然爬上了眼角。每次离家前,母亲总给我做最可口的饭菜,叫我多吃点。准备出门,总是不停地唠叨,别忘了带这带那;我走了,她就站在门口,目送我远去。她的眼神中充满了不舍与期盼,我知道,那是她对我深深的牵挂。即使我已经长大,但在她眼中,我始终是那个需要呵护的孩子。

后来,我工作成家了,每次回家,母亲总埋怨说,买那么多东西回来真是浪费钱。而返程的时候,她总是把一大堆的蔬菜瓜果、鸡蛋塞满车厢,还叮嘱说,工作忙,没时间就不用回来。我也开玩笑说,不回了,害得公鸡妻离子散,车子严重超载。直到有一天,母亲说小孩抱不动了,我们才发现母亲已经年迈,力气小了,腰也更弯了。忙碌的工作,总是让人忽略了很多东西,错过了很多美好。迟钝的我,现在才反应过来。

母亲的爱,像一首无言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深深地触动人心。她用自己的方式,教会了我如何去爱,如何去面对生活的挑战;母亲的爱,如同大海一般深邃,如同天空一般辽阔。多想用一生的时间,去感恩母亲的养育之恩,去回报她对我无私的爱。

每当我感到疲惫或迷茫时,我总会想起母亲的话:“无论走到哪里,都要记得家的方向。” 然而,当我真正读懂这句话时,母亲却看不到了,“子欲孝而亲不在”成为我永远的遗憾。

如今,我已经长大。母亲,您依然是我生命中最美的风景。在您的守望下,我学会了爱,学会了坚强,无论未来的路有多么崎岖,我都会带着您的爱,勇敢地走下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