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海东日报

图为韩玉兰一家

□本报记者 吴雨 摄影报道

家,承载着爱与责任。家中有爱,万事有解。正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和,生凝聚力和亲和力。困苦时,家和生亲情;悲伤时,家和生慰藉;重压时,家和出力量;沮丧时,家和出坚强……每个家庭都有独特的故事,他们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见证着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持和对社会的真情奉献,也让我们看到了家庭的价值和意义,更见证了小家大爱。

海东市平安区古城回族乡新庄尔村的韩玉兰有着幸福的五口之家。走进韩玉兰家,干净、整洁是这个家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韩玉兰的家庭成员包括82岁的婆婆、丈夫和两个儿子。

“构建和谐家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有爱才可倾力营造家的和谐和温馨,有爱才能与家人共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风暴雨。”韩玉兰认为,百善孝为先,孝顺是家和万事兴的基石。“公公因脑梗瘫痪十几年,去年因病去世了。婆婆如今岁数也大了,平时经常住院治疗,无论我有多忙,每天都会抽时间去医院看望婆婆。”韩玉兰经常奔波在家和医院之间。在医院时,她为婆婆洗漱,梳头,端水送药……

“老人要求并不多,无非是需要子女的真诚和爱意。人人都会老,婆婆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我的所作所为,我的两个儿子也一定看在眼里,所以我要言传身教给我的儿子做个好榜样。”韩玉兰说,婆婆有时也会因为病痛而发脾气,作为子女,她从不跟老人争论。

“和自己的家人只需要讲情义,不需要讲道理。吃点亏受些委屈都不重要,只要老人健康,家人和睦就好。”韩玉兰认为,作为家里的一员,不仅要照顾好家人,还要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各种关系。她深信,只要将心比心地对待婆婆,婆婆也一定会感知到这份爱。

当邻居、同事们都称赞韩玉兰体贴孝顺时,她却谦虚地说:“大家都看到了我的孝心,却没看到婆婆待我也同亲生女儿一般。”自结婚起,双方父母都离韩玉兰的小家很近,她与丈夫对双方老人都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给予老人照顾,家中大小事都会征询老人们的意见,使老人觉得受尊重,在夫妻二人的言传身教下,孩子礼貌懂事、健康活泼、成绩优秀。

韩玉兰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时,时常在村里帮助各家各户的残疾人和空巢老人,亲力亲为地为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说,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要对自己家人关心关爱,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邻居们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的时候,要热心帮助。作为党员的她,时刻将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扎根基层一线,深入了解村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所思所盼,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年来,韩玉兰一家与邻居和谐相处,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作为母亲的韩玉兰,也为孩子们撑起了一片天。她对孩子们慈爱但不溺爱,在照顾好两个儿子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孩子成长的重任。2022年她的大儿子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北京大学,小儿子今年也如愿以偿地升入高中,两个儿子在今年寒假期间还参加了爱心人士举办的送教上门服务活动,他们给村里的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疾儿童上门送学,得到了好评。

作为妻子,韩玉兰是“贤内助”“廉内助”的最佳代言人。她为丈夫排忧解难,踏踏实实做丈夫背后的支柱。她说,“家庭是人生的港湾,也是抵御腐败的一道重要防线。我作为妻子,作为党员,更要营造崇尚廉洁、风清气正的家庭氛围,发挥家庭助廉作用,守住家庭幸福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