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海東日報

圖爲韓玉蘭一家

□本報記者 吳雨 攝影報道

家,承載着愛與責任。家中有愛,萬事有解。正所謂“家和萬事興”,家和,生凝聚力和親和力。困苦時,家和生親情;悲傷時,家和生慰藉;重壓時,家和出力量;沮喪時,家和出堅強……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故事,他們在平凡中演繹着不平凡的故事,這些故事不僅見證着家庭成員之間相互扶持和對社會的真情奉獻,也讓我們看到了家庭的價值和意義,更見證了小家大愛。

海東市平安區古城回族鄉新莊爾村的韓玉蘭有着幸福的五口之家。走進韓玉蘭家,乾淨、整潔是這個家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韓玉蘭的家庭成員包括82歲的婆婆、丈夫和兩個兒子。

“構建和諧家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愛,有愛才可傾力營造家的和諧和溫馨,有愛才能與家人共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風暴雨。”韓玉蘭認爲,百善孝爲先,孝順是家和萬事興的基石。“公公因腦梗癱瘓十幾年,去年因病去世了。婆婆如今歲數也大了,平時經常住院治療,無論我有多忙,每天都會抽時間去醫院看望婆婆。”韓玉蘭經常奔波在家和醫院之間。在醫院時,她爲婆婆洗漱,梳頭,端水送藥……

“老人要求並不多,無非是需要子女的真誠和愛意。人人都會老,婆婆的今天就是我的明天,我的所作所爲,我的兩個兒子也一定看在眼裏,所以我要言傳身教給我的兒子做個好榜樣。”韓玉蘭說,婆婆有時也會因爲病痛而發脾氣,作爲子女,她從不跟老人爭論。

“和自己的家人只需要講情義,不需要講道理。喫點虧受些委屈都不重要,只要老人健康,家人和睦就好。”韓玉蘭認爲,作爲家裏的一員,不僅要照顧好家人,還要協調好家庭成員之間的各種關係。她深信,只要將心比心地對待婆婆,婆婆也一定會感知到這份愛。

當鄰居、同事們都稱讚韓玉蘭體貼孝順時,她卻謙虛地說:“大家都看到了我的孝心,卻沒看到婆婆待我也同親生女兒一般。”自結婚起,雙方父母都離韓玉蘭的小家很近,她與丈夫對雙方老人都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給予老人照顧,家中大小事都會徵詢老人們的意見,使老人覺得受尊重,在夫妻二人的言傳身教下,孩子禮貌懂事、健康活潑、成績優秀。

韓玉蘭擔任村委會副主任時,時常在村裏幫助各家各戶的殘疾人和空巢老人,親力親爲地爲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她說,一個家庭的和睦不光要對自己家人關心關愛,還要處理好鄰里關係,和鄰居們也要和睦相處,鄰居們有什麼事情需要幫忙的時候,要熱心幫助。作爲黨員的她,時刻將工作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紮根基層一線,深入瞭解村民在生產生活中的所思所盼,爲他們排憂解難。多年來,韓玉蘭一家與鄰居和諧相處,結下了很好的人緣,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作爲母親的韓玉蘭,也爲孩子們撐起了一片天。她對孩子們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好兩個兒子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孩子成長的重任。2022年她的大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北京大學,小兒子今年也如願以償地升入高中,兩個兒子在今年寒假期間還參加了愛心人士舉辦的送教上門服務活動,他們給村裏的留守兒童、貧困兒童、殘疾兒童上門送學,得到了好評。

作爲妻子,韓玉蘭是“賢內助”“廉內助”的最佳代言人。她爲丈夫排憂解難,踏踏實實做丈夫背後的支柱。她說,“家庭是人生的港灣,也是抵禦腐敗的一道重要防線。我作爲妻子,作爲黨員,更要營造崇尚廉潔、風清氣正的家庭氛圍,發揮家庭助廉作用,守住家庭幸福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