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5月10日,第三屆全國超材料大會開幕,吸引了衆多的業界精英和學者專家的參會。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以及在超材料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們現場分享行業現狀以及發展趨勢,並面對面溝通交流,挖掘超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以及應用空間,促進超材料技術成果產業化發展。

本屆大會上,深圳光啓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光啓技術董事長劉若鵬現場介紹了光啓工業級超材料的產業化之路,並分享了基於超材料七大平臺能力賦能先進製造業的最新進展。

超材料是一門可以“編輯”材料屬性的新興科學,從學科的成立到現在的主要研究用“人造物質”實現自然界材料無法實現的新功能。劉若鵬在大會現場表示,十年餘時間,光啓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完成了從0到1的超材料工業體系構建,成立了我國首個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和牽頭制定了我國超材料行業標準,開創了工業級超材料的設計、超算、製造、生產、檢測、標準的全鏈條全過程體系,並建立了我國規模最大的超材料智能製造基地。不僅讓我國在這一顛覆性技術領域佔據了世界領先地位,也爲超材料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光啓在2018年的超材料產品收入僅爲1.3億元左右,僅僅五年的時間,光啓的超材料收入就翻了十倍,且五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56.89%,爲公司業績連續創下新高打下堅實基礎。”劉若鵬說道,光啓在快速推動超材料發展的同時,也已經將超材料產品成功應用於工業領域,成爲了工業級產品。

作爲率先將超材料技術形成產品並大規模應用的高新科技企業光啓,劉若鵬介紹說,通過十餘年對於超材料技術的持續研發和創新,光啓形成了“1+7+N”的重大企業戰略部署,並構建了超級計算、超材料微電子、先進複合材料及製造、高分子功能材料、高精密機加、微波射頻天饋系統、先進檢驗檢測七大能力平臺。隨着七大能力平臺的建立,不僅標誌着光啓在超材料領域的領先地位,更彰顯了其在產業化道路上的堅定步伐。

劉若鵬博士透露,儘管在產業化方面實現了重大突破,但是光啓作爲原創性科學技術產業化的新質生產力,一直把科技創新和賦能先進製造業發展爲目標,爲適應超材料賦能各行各業的高度定製化能力,公司還在不斷地進行“成本革命”以及全數字化生產管理、質量管理與經營管理的體系建設,爲穩定交付,企業的高效經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