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陽光報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近日,西安交大第一附屬醫院小兒外科聯合新生兒病區、麻醉手術部,爲出生僅5天的女嬰成功施行了3毫米腹腔鏡手術治療先天性膽總管囊腫,目前患兒恢復良好,已康復出院。

歡歡(化名)媽媽在孕期內檢查時,發現腹內胎兒患有膽總管囊腫。隨後,來到小兒外科進行產前諮詢。小兒外科曹振杰教授與歡歡家人進行了詳盡溝通,告訴他們先天性膽總管囊腫早期多不會出現嚴重的損害,但是出生後需進一步檢查和治療。

歡歡出生後做腹部超聲常規檢查時,再次確診患有先天性膽總管囊腫。但在出生後短短几天,囊腫直徑從2釐米長到了5釐米,考慮囊腫生長迅速,隨時可能出現破裂穿孔,導致膽汁性腹膜炎等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小兒外科曹振杰教授、張洪科主治醫師對歡歡的病情進行全面評估後,決定急診行腹腔鏡膽總管囊腫切除手術。

據悉,腹腔鏡膽總管囊腫切除術是目前治療膽總管囊腫的最佳方式。通常該術式需要先切除病變膽管和膽囊,然後進行Roux-en-Y術來恢復消化道的連續性,手術難度極大。然而,面對一個出生僅5天的新生兒,手術難度無疑更加巨大。首先,新生兒的心肺儲備功能差,對麻醉及手術的耐受性很差;其次,新生兒腹腔狹小,有效手術操作空間更小,即便使用3毫米腔鏡技術,操作難度仍然巨大,而歡歡的膽總管囊腫生長迅速,囊壁菲薄,說它“吹彈可破”亦不爲過,加之其體積大,對毗鄰解剖結構產生壓迫,歡歡的手術給團隊帶來了巨大挑戰。

小兒外科曹振杰主任團隊、兒科周熙惠主任團隊及麻醉手術部溫健主任團隊充分評估了歡歡的病情後,制定了完善的治療計劃。術中,憑藉多年的豐富經驗,曹主任以細膩而精準的操作,經歷了一番抽絲剝繭後完整地切除了“吹彈可破”的囊腫。經歷了驚心動魄的3小時後,患兒安全返回病房。術後,在新生兒科團隊及兒外科團隊的精心呵護下,歡歡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

此次救治,得益於準確的產前診斷和出生後及時有效的治療。據瞭解,已有衆多患兒在交大一附院新生兒疾病MDT團隊的救治下順利康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