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通日报

“圆桌议事会”解决居民烦心事

海门安置小区装上充电桩

本报讯 (通讯员嵇琳涵 王丽 记者黄天玲)昨晚,海门区海门街道同慧嘉园小区居民吴卫元下班回家,径直将车开到社区新建的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为车充上电。而在两个月前,吴卫元还要去离家3公里外的商场地下停车库找充电桩,每次都要等候一个多小时。

同慧嘉园是海门新建安置小区,目前有560户居民,150多辆私家车,其中约五分之一是新能源汽车。由于小区在建设之初没有规划充电桩设施,私装充电桩、“飞线”充电等现象屡禁不绝,不仅带来公共安全隐患,而且邻里纠纷不断。

“充电桩安装不到位,居民还是会找‘野路子’。”同慧嘉园小区所在的五港新村社区党总支下定决心,务必要了却群众这桩心事。

今年以来,五港新村社区党总支依托社区大党委,积极搭建“社区党组织+共建单位+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党员群众代表”五方参与的“圆桌议事会”,社区党组织牵头统筹,共建单位、驻区单位协调供电、城建、审批等部门,物业公司协调公共停车位用于安装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党员群众代表挨家挨户上门宣传。经过多次实地勘察选址、走访征求居民意见、摸排电动汽车数量,先后确定了用电容量、设施安装、费用标准、运维管理等项目可行方案。不到一个月,4个新能源汽车共享充电桩建设完毕,投入使用。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海门已在安置小区集中建成公共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0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