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通日報

從賣原料到賣精品——

一顆蠶豆喚醒企業創新力

昨天一早,通州區劉橋鎮長岸村農戶周美芳就和家人忙着採摘鮮食蠶豆:“這些蠶豆都已經被預訂了,上午10點裝車送往嘉安食品有限公司。”今年,周美芳種植了2畝蠶豆,目前長勢良好,預計可收鮮食蠶豆近600公斤。

鮮食蠶豆採摘期僅約9天,這兩天,長岸村1000多農戶都和周美芳家一樣忙碌。“我們和嘉安食品有限公司簽訂了收購合同,每公斤收購價10元,蠶豆成了農戶的致富‘金豆’。”長岸村黨總支副書記巫明明介紹,全村每年蠶豆種植收入超50萬元。

“點豆成金”的江蘇嘉安食品有限公司是全國食品工業優秀龍頭食品企業,速凍果菜年產量1.2萬多噸,主要銷往歐盟、日本、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數量和出口創匯均名列江蘇省同行業前茅。公司每年提前與周邊各基地、專業合作社和農民經紀人簽訂合同,明確各基地的種植品種、播種時間、種植面積和收購數量,通過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農民種植效益。產品品種涉及菜薹、鮮蔥、西藍花、玉米棒、黑塌菜、綠花菜等近二十種。

鮮蠶豆瓣的加入,是在2013年。通州本地的鮮食蠶豆籽粒大、結莢長,口感沙糯。日本客商喫到後,感覺清香可口,當即決定將鮮豆瓣引入日本東京市場,做成和薯條一樣的酥脆小零食。一袋豆瓣重28克,售價10元人民幣。產品投放市場後,受到青睞,一年能賣出1300噸。

銷量帶來產量,嘉安公司不僅通過劉橋鎮的58個農村經紀人,發動當地1萬多農戶剝蠶豆,而且帶動通州及周邊縣市上萬農戶種植蠶豆。當地農技人員也從基礎設施、科技指導、良種良法等方面入手,爲鮮食蠶豆的品質提供支持。每年可爲農民增加收入3000多萬元。

嘉安公司讓鮮豆瓣走出了國門,但是這幾年公司董事長吳浩卻一直在思考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提升企業競爭力的問題,“一噸速凍鮮豆瓣是1.5萬元,做成即食小零食後,可以賣到7萬元。”吳浩說,雖然每年出口到日本的速凍鮮豆瓣達1200噸,但是企業要走得遠,要帶動周邊農戶致富,就不能只滿足於銷售農產品原料。“這個青豆瓣受歡迎,最主要的就是迎合了市場對健康食品的需求,你喫的時候,手上一點感覺不到油,因爲它用的是先進的真空低溫油炸技術。”

找到了鎖卻打不開,江蘇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的專家們就成了“配鑰匙”的人,嘉安公司是江蘇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的項目成果轉化基地,從2018年開始,專家們就開始研究真空低溫油炸技術,“要保留食品自身香氣和味道,營養損失小,還要有酥脆的口感,必須精確掌握壓力和溫度。不同的蔬菜,對應的壓力和溫度都不同。”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原所長劉春泉說,“我們用了5年多時間,攻克了這一技術。”

在得知日本的即食青豆瓣含油量在12%左右,而省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的專家把青豆瓣含油量降低到10%以後,吳浩非常高興,當即試生產了一噸即食青豆瓣,分發給各個層次的消費者品嚐,收到了一致好評,不少人紛紛追問,何時投產。

“下一步就是解決即食青豆瓣的保質期問題”。爲此,吳浩已經成立了江蘇宸陽食品有限公司,並註冊了自己的商標,“東方航空公司每年都要來我們這裏採購速凍鮮食玉米作爲航空餐,即食產品投產後,我不僅要賣到飛機上,還要打入國外高端市場。”

爲更好地滿足將來擴大產能的需求。目前,吳浩正和當地政府接洽冷庫建設事項。公司所在地劉橋鎮新聯社區黨總支書記袁高鑫表示,村裏計劃分期建設佔地2000多平方米的農產品倉儲冷藏中心,同時成立提供用工服務的物業公司,助企業發展一臂之力。嘉安公司未來的藍圖中不只有自己,他們正在與附近幾個村一起打造南通市出口蔬菜產業園,聯手促進產業躍升。

本報記者 黃豔鳴 本報通訊員 郭振軍 查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