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婚姻與中年相遇,多數夫妻都會說,我們‘開燈是兄弟,關燈是夫妻’,人前恩愛和睦,人後獨處孤獨。

最初相愛牽手走進婚姻,隨着時光的流逝,激情慢慢歸於平淡,矛盾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兩個人話不投機半句多,爲了不發生矛盾,於是學會了相互妥協。

夫妻鬧矛盾時,不是沒有想過離婚,考慮到離婚的成本和離婚後的生活,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勇氣,就收斂了自己的脾氣,哪怕委屈自己也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於是,學會了和自己和解,不再想着改造伴侶,而是做好自己,承擔家庭責任,即使感情淡了,日子在細水長流中照樣滾滾向前。

其實,沒有激情的中年夫妻,靠這3種關係在維持婚姻,無一例外。

第一種,合作關係。

婚姻就是合夥開公司,男人和女人無論怎麼分工,只要心齊,力向一處使,那日子過得不會差。

人到中年,夫妻之間沒有激情了,更能感受到“1+1>2”的效益大於單打單鬥。

只要嚐到合作的甜頭,兩個人就會像合夥人一樣相互合作,去減輕生活的壓力,摘到自己想要的甜美果實,收穫想要的人生。

想要合作共贏,彼此都要相互忠誠,有足夠的信任纔會放心把後背交給對方。

一路走來,彼此之間的情義就成了捆綁兩個人的工具,隨着合作關係的深入,越容易有過命的交情。

周國平說:“親密關係並不是真的親密無間,越是親密的關係越要允許對方有私心、有祕密、有情緒。”

中年夫妻如果看透了夫妻關係的本質,把婚姻當成合作關係,就不會再糾結激情,反而更在乎合作後的共贏,捆綁的東西越多,婚姻越容易長久。

第二種,親子關係。

婚姻沒了激情,夫妻雙方或單方面爲了孩子,努力將就着過日子。

有的夫妻從有了孩子之後就矛盾不斷,或是一方在外面有了新歡,只要自己沒有能力和勇氣離婚,就不得不委曲求全。

爲了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夫妻之間搭夥過日子。

兩個人達成共識後,爲了養活孩子和維持這個家,就不得不做好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很多夫妻都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比如孩子高考後離婚,在沒有等到時機之前,彼此會“相敬如賓”,各過各的生活,不去管對方。

只要不鬧到孩子面前,都能睜隻眼閉隻眼。

沒有了激情,也無力改變現狀,就用孩子來維繫婚姻,看似平靜的生活,夫妻背後早已離心。

除了維持表象或是孩子成長問題上,兩個人會裝恩愛夫妻外,大部分都懶得去搭理對方,將就一天是一天,慢慢就成了習慣。

第三種,親情關係。

人到中年,夫妻之間早就沒有了激情,有的只是柴米油鹽,彼此都累,甚至連話都不想多說一句。

但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早就從愛情變成親情,不再轟轟烈烈,卻也能潤物細無聲。

生病時,一杯溫熱的水和藥,沒有愛的話語,卻有溫暖人心的行動,讓人再生出前行的力量。

難過或累了,伴侶的一個擁抱,一筆轉賬,親手做的一頓飯等等,都能讓疲憊的心和身體得到片刻的喘息。

中年夫妻,早過了用嘴表白的年紀,更傾向於用行動去解決問題。

伴侶嘴上可能會嫌棄你的小缺點,但是這是他一個人的特權,換誰嫌棄你,他都跟人急,並表示我的人,只有我可以說,別人都不可以。

在平淡的日子中,沒有熱烈的愛意,卻有融入到骨子裏的忠義,不離不棄,一路相伴。

中年夫妻間的親情是,有問題就解決問題,不再送花,卻敢把錢和命都交到對方手裏。

夫妻到了中年,早就看透了婚姻的本質,只要不離婚,就得找到維持婚姻的關係,經營好家庭。

塗磊說:“誰的婚姻都會委屈,但是既然已經踏進去了,那就該考慮,如何才能經營好這段關係。”

沒有了激情,只要能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遷就,日子照樣能過好。

想要什麼樣的婚姻生活,不妨多溝通,積極表達自己的需求。即使愛情變成了親情,分工合作,按部就班也能經營好家庭。

平淡是生活中的常態,把平淡的日子過好,變得精彩,纔是夫妻要做到的,適合彼此的,才能維持婚姻關係的長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