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陝西日報

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陝西打出財政政策“組合拳”

“真金白銀”護航企業成長

5月7日,西安迅爾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人員爲芯片植錫球。

本報記者 蘇怡文/圖

4月底,500萬元貸款一到賬,西安迅爾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朱國軍長舒一口氣:“多虧了‘西財金服’幫忙,我們纔敢放心接訂單、拓市場。”

深耕雷達及電子對抗行業多年,西安迅爾電子有限責任公司在智能雷達探測、新體制偵察接收機等領域擁有核心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今年,由於市場需求激增,企業訂單量翻倍增長,公司流動資金出現短時“缺口”。

“訂單來了,沒錢不敢接!”朱國軍說,“爲了增加現金流,上游企業採用匯票進行業務結算,我們要想提前拿到現金,就得支付匯票高額的貼息費和平臺手續費,要是找市場拆借,利息太高。眼瞅着行情向好,再不加快拓市場,就會錯過好機會。”

正發愁時,一通電話讓朱國軍露出了笑容。原來,該公司財務人員在“西財金服”平臺發佈了融資需求。隨後,該平臺金融顧問主動聯繫對接,爲公司量身定製了個性化融資方案。

“西財金服”平臺金融顧問樊明東說:“科創型企業普遍是輕資產,缺少抵押物。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爲西安迅爾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精準匹配‘財金科技擔’產品,並聯合招商銀行幫助其拿到500萬元的低息貸款。”

拿到這筆貸款後,朱國軍立即採購物料,進行備產。他笑着說:“手續簡便,放款效率高,政府還貼息,貸款成本低。今年打算放開手腳幹,公司營收目標預計1億元。”

作爲陝西省首個財政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西財金服”平臺以西安市級財政金融政策產品及駐市金融機構融資產品爲依託,面向中小微企業提供一站式、普惠式、綜合性融資服務。經過近一年的試運行,該平臺今年進入常態化運營,目前已助力小微企業獲得融資額超185億元,接入金融服務機構49家,累計發佈金融服務及產品超百個。

“與其他金融服務平臺不同的是,‘西財金服’平臺由西安財政牽頭指導建設,集股權融資、債權融資、普惠金融、企業增值、政策諮詢於一體。”作爲平臺建設運營方,西安財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紀剛表示,“西財金服”平臺最大的特色是將財政金融政策同市場化金融產品服務相結合,通過政府引導基金羣、財政金融政策工具及擔保、租賃等共同發力,全方位護航企業成長。

前不久,通過“西財金服”平臺,陝西供銷知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管理的陝西供銷知守創投基金獲得股權增資7500萬元。該公司副總經理肖武輝說:“去年,西安創新投資基金髮布第二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我們根據指引在‘西財金服’平臺進行填報,沒想到很快就受理了。今年2月簽訂合夥協議,一個月後出資款就到賬。最近,公司作爲‘領投’方爲初創企業股權融資1100萬元,帶領社會資本跟投,共爲企業股權融資3000萬元。”

近年來,西安市以“投行思維”,運用股權投資方式和市場化機制扶持重點產業和發展的“薄弱項”,不斷加強財政金融聯動,完善政府引導基金佈局,圍繞重點產業佈局和企業不同發展階段融資需求,系統搭建起覆蓋企業初創、天使和成長全週期發展需求的基金投資體系,有效撬動了社會資本精準流向中小企業。

截至目前,西安財政出資母基金3支,規模達400億元,基金體系累計投資各領域項目1566個,投資規模743.24億元,累計支持上市掛牌企業90家、專精特新企業166家、上市後備企業180家、小升規及重點規上企業240家、以投促引重點招商引資合作項目33家……如今,日益成熟的創投生態體系正在爲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真金白銀”的支持。

中小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力軍。積極的財政政策加力提效,陝西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不斷優化財政政策服務供給,加大財政金融協同力度,通過完善機制、健全政策、加大投入等方式,打出政策“組合拳”,爲企業樹信心、促發展。

——通過保費補貼、風險補償、農業信貸擔保財政貼息政策試點等,撬動金融“活水”有效流向小微企業和“三農”。2023年,我省48家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新增擔保業務1013億元,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撬動信貸投入2.8倍;支小支農業務佔比92%,平均擔保費率降至0.7%,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農戶14.4萬戶。

——聚焦小微企業融資過程中的堵點,發揮省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作用,積極開展短期流動性支持業務,2023年爲小微企業、“三農”和個體工商戶轉貸金額156.5億元,轉貸時間壓縮至4.1天,節約融資成本6.8億元。

——堅持扶早、扶小、扶優,陝西加大對企業研發投入激勵獎勵力度,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科學設立種子、天使、創投、產業、併購等子基金,支持重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

——減輕企業稅費負擔、深化涉企亂收費亂罰款亂攤派專項整治、規範招投標提高政府採購效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從8個方面入手,陝西出臺21條措施,大抓改革、大抓服務、大抓效能。

……

經營主體穩,經濟大盤才能穩。以政策供給爲突破點,陝西不斷完善財政分級分類支持體系,強化財政金融協同聯動,加速推動西安“雙中心”建設,高效打造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營造良好創新創業環境,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助力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