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武义泉

战略目标的实现,干部是决定性、关键性因素。面对“一难两难多难”复杂局面和“既要又要还要”艰巨任务,只有不断增强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进一步提高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的能力,切实把握好工作的“时、度、效”,才能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宜城篇章和争创全省强县工程先进县中,抓住有利时机、争取更好结果。

主动求变,在解放思想上寻求突破

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就是要坚决摒弃定势思维、满足心态、求稳思想。一是要善于交流学习。通过“走出去看一看”“请进来学一学”来开阔眼界、拓宽思路,多看发达地区、先进地区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以期获得启发,进一步解放思想,走别人走过的成功之路,不走别人走过的弯路,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新路。二是要敢于实践探索。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既想干、敢干,又会干、巧干,做事要有大智慧,算大账、想大事,树立高标准、谋求新理念。对当前有阵痛,但未来发展必须做的事,要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及早行动、争取主动;对过去时机不成熟,现在已经具备条件的事,要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对眼前看似不急迫,但不解决会越拖越严重的事,要眼光长远、提前谋划;对平时不一定看得出来,但对发展具有兜底保障的事,既要有现实考虑,更要有战略考量,认准了就要统筹规划、积极行动,务求实效、办成办好。

学做结合,在提能促干上寻求突破

新情况、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唯有不断提升能力,才能适应形势发展。一是提升调研决策能力。有的党员干部明明事情干得不少,但就是不出彩,差就差在谋划上,有的工作谋远一点、谋深一点,结果就会不一样。要挤出时间和精力到一线调研,在基层发现问题、掌握情况、实施政策、推动工作。只有充分调研,决策才有充足的底气、才能更加接地气。二是提升工作专业能力。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及时学新理论、新政策,紧跟新方向,路子不能走偏了,步子不能踩空了;要学专业知识,懂机制运行,始终保持“本领恐慌”,不能有“本领麻木”;要向专家学、向企业家学、向先进学,多去项目建设一线、招商引资一线历练。三是提升统筹协调能力。要抓好点与面的统筹,促进各项工作有机衔接、协调有序。要抓好内与外的统筹,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对内左右配合、上下联动,对外协同作战、一体推进,汇聚形成共谋出彩的强大合力。要抓好虚与实的统筹,做到脑中有思路、眼里有问题、手上有招数、脚下有行动。

狠抓落实,在履职尽责上寻求突破

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有一个好的发展思路固然重要,但形成抓落实的风气更为重要。一是雷厉风行抓落实。坚持少开会、多开工,少空谈、多实干,少指斥、多担责,对那些认准了和定下来的事、对老百姓有利的事、对改革和发展有益的事,拿出“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热情和冲劲,不为任何困难所阻,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以高效率赢得高速度,以快节奏换来快发展。二是勇于担当抓落实。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应该负的责,冒着风险也要担。这是衡量“好干部”的重要标准,要坚决杜绝“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的为官不为和“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敷衍了事,竭尽全力跑好每一步。三是紧贴群众需求抓落实。要多办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抓产业发展充分考虑群众就业,抓城市建设充分考虑群众宜居,抓城市管理充分考虑群众感受,抓公共服务充分考虑群众需求,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强化督考,在大战大考上寻求突破

工作成效如何,要有标准、立规矩,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把党员干部的干劲调动起来,把发展的活力激发出来。一是指标引领严考促干。既注重全面,又突出重点,做到全面工作全面考,考出基本分、考出综合水准;突出重点目标考、重点工作考、重点对象考,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城市建设项目、民生实事项目的专项绩效管理力度。二是全程紧盯督考促干。坚持自始至终、全面覆盖地上紧发条,决不允许形成“争先进辛苦一年、高兴一阵子,当后进舒服一年、难过一下子”的不良风气和习惯。在考核重点上“哪壶不开提哪壶”,在考核成效上“提了哪壶开哪壶”,每个月都拿出来晒一晒、比一比,让领先的开开心、露露脸,让落后的出出汗、红红脸。三是能上能下评考促干。要把考核结果与党员干部的“面子”“位子”“票子”挂钩,形成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不一样的“分水岭”。对工作成效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对能力与职位不匹配的,坚决让其“退位让贤”,持续营造活力充盈、干事创业、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中共宜城市委书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