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有句話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表明兒媳剛嫁進門後,看得是婆婆如何對待兒媳,纔有後來兒媳如何對待婆婆。

很多婆婆並不懂得這個道理,在家中做主慣了,不懂得尊重和接納兒媳這個加入家庭的新成員,反而喜歡給兒媳立各種規矩,讓兒媳如何孝順公婆,如何服侍老公等,引發一系列婆媳矛盾。

走進婚姻的女人都希望自己命好,能嫁給真心愛自己的男人,能善待自己的公婆,一家人和和睦睦。

但是,總有些婆婆從不善待兒媳,而是出於各種目的排斥兒媳的融入,把兒媳當外人看,影響兒子的婚姻而不自知。

當兒媳發現無論如何都融入不到新家庭後,就會對婚姻失望,對老公失望,導致離婚的大有人在。

婚後,婆婆的3種小心思,是拿你當外人,女人要懂得分辨。

第一種小心思:挑撥夫妻關係。

比起關愛,很多父母並不懂得放手,而是過多地參與到孩子的生活中,以孩子爲生活的中心和重心。

婚後,有一種婆婆和丈夫感情不好,把注意力都放在兒子身上,等到了有兒媳,就會下意識地排斥兒媳,把兒媳當“外人”。

因爲愛着同一個男人,婆婆如果不懂得放手,就會形成“三角關係”,無論男人和誰走得近些,另一個女人都會覺得自己被排斥。

出於害怕失去或心有不甘,有的婆婆會故意挑撥夫妻關係,目的可能是怕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卻容易毀掉兒子的婚姻關係。

龍應臺在書中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如果發現婆婆挑撥夫妻關係,要懂得去揭穿這種不懂得放手的行爲,引導老公發現小家庭的重要性,夫妻關係不被影響就好。

萬一老公不作爲,而婆婆又挑撥夫妻關係,那就學會遠離,畢竟你無法去說服一個不喜歡你的人。

第二種小心思:找各種藉口讓兒子交錢。

有的婆婆眼裏只有兒子,要麼心疼兒子賺錢辛苦,怕兒媳亂花錢,便想方設法地向兒子要錢,想把錢放在自己手上。要麼就是好喫懶做,娶了兒媳就認爲自己的任務完成了,便想讓兒子出錢贍養自己,從此遊手好閒或是到處打牌賭錢過日子。

有這種心理的婆婆嘴上說出的話都很中聽,打着爲兒子的由頭,實則根本沒有把兒媳放在眼裏,也不是真心的愛兒子,而是壓榨兒子的價值,認爲養兒就是防老,卻從不想自己在兒子爲難時是否能幫一把手。

女人遇到這種婆婆,一般不是婆婆的對手,可能爲此受盡委屈,爲了錢和老公吵架,弄得自己裏外不是人。

碰到這種把自己當外人的婆婆,女人不用和她硬槓,既然老公要拿錢給婆婆用,你也拿錢給媽媽用,要孝順那就一起好了。

老公覺得出錢養父母是應該的,那你就不要心疼他的錢,你也用他的錢,或是拿他的錢孝順公婆,讓他感受到壓力,他才知道錢的好處。

如果老公指責你,那你說跟他學的,他就知道你是在表達不滿,不想離婚自然會反省自己。

第三種小心思:各種算計你,想要拿捏你。

有的婆婆做慣了女主人,從兒媳嫁過門後就自認爲地位受到了威脅,各種算計兒媳,爲的就是教導兒媳如何做一個好兒媳,卻忘記了先做一個好婆婆。

過多幹涉兒媳的行爲,對兒媳的生活指手畫腳,很容易引起兒媳的反感,激發矛盾和衝突。

婆婆如果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爲是越界,就會一直摻和到兒子的婚姻關係中,只會讓兒子的婚姻過於擁擠。

兒媳對於婆婆的算計或拿捏,最初可能會處處喫虧或受委屈,但是,只要不傻,慢慢就會明白過來,聰明的就會反擊。

兩個女人之間的衝突,導致摩擦不斷,問題得不到解決就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沉積,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就會爆發,最後勢如水火,爲難的就是男人。

碰到這種精於算計或想拿捏你的婆婆,要明確自己的底線,不要讓她佔到便宜,她纔不敢幹涉你的生活,否則永無寧日。

總結:

婚後,如果發現婆婆把自己當外人,女人不要生氣,對於婆媳關係不要強求,心態放平和,自然就傷不到自己。

只要意識到婆媳關係是夫妻關係的延伸,就不會想要得到他人的認可。

把婆婆當作普通的關係,維持起來不卑不亢,沒有期待,也就不會失望,更不會生氣。

要是婆婆一直把自己當外人,把就安心當一個外人好了,把夫妻關係經營好,過好自己的日子,反倒會覺得生活舒服多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