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襄陽日報

老河口法院:

用司法建議“良方”治物業服務問題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閔佳 通訊員孟佳萌 姚飛)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涉訴金額雖小,卻關係居民幸福生活“大民生”。

去年,老河口法院根據審理物業服務合同案件的特點,向老河口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出河法建〔2023〕11號司法建議(簡稱司法建議),並附物業糾紛審判白皮書。該司法建議針對物業糾紛案件進行專項調研分析,對老河口市各涉訴小區物業服務爭議焦點進行列表式梳理,深度剖析物業糾紛產生的原因,分析物業服務糾紛反映的突出問題,並提出化解物業服務糾紛的具體方法。該院除了把白皮書發送給相關行政機關,還報送老河口市政府、老河口市委政法委,打通司法建議落地的“腸梗阻”。

近日,該院再次聚焦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在老河口市委政法委的領導下,與老河口市公安局、住建局、司法局聯合出臺《關於建立健全物業糾紛多元化解機制的實施方案》,統一意見、凝聚共識,最大限度整合物業糾紛化解力量;堅持“府院聯動”,與住建局、街道辦等職能部門共商物業服務訴源治理路徑。

立案庭、執行局聯合召開物業糾紛協調會,通報物業糾紛案件辦理情況,聽取物業服務企業及社區負責人對物業服務、社區治理的意見,就如何提升物業服務管理水平進行交流探討,齊心協力讓物業糾紛消於未起。

該院組織具有豐富物業糾紛審理經驗的退休法官組成調解團隊,經當事人同意後,對物業服務合同糾紛先行調解,並安排專人開展一站式訴調對接工作,雙向引導、理性協商、共同調處,促使大量糾紛在立案前得到有效化解。同時,以示範裁判爲引領,讓同住小區羣衆對裁判結果“心中有底”,按照“以點帶面、整體化解”的思路,實現審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小物業”事關“大民生”。老河口法院正在以能動司法的“硬功夫”,認真踐行司法爲民宗旨,持續推進物業糾紛源頭治理、高效化解,助力營造和諧、舒適、優美的安居環境,不斷提高人民羣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