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光伏发电成为本地最大电源——

杭州打造新能源城市电网

本报记者 李 景

记者近日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获悉,在杭州钱塘区临江街道钱塘江西侧江堤上,将建设8台6.25兆瓦风电机组,建成后可为居民输送清洁风电。该项目是浙江省首个堤岸分散式风力发电项目,也是杭州市首个纳入政府规划、具备并入大电网条件的风电项目。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发展部新能源接入专员赵天煜介绍,杭州本地新能源以光伏为主,风电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建成的风电都属于示范性项目。此项目采用了全新的风电机组,面积小、建设成本低,年可利用小时数可达光伏发电的一倍以上,超过2000小时,低碳、经济和土地利用效益明显。

杭州作为全国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之一,始终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坚持以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聚焦“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和“提高全社会用能效率”核心目的,全力打造适应新能源发展的城市电网。

在能源供给侧,杭州持续提升风、光、水、储等清洁能源配置,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应占比,光伏发电已成为杭州本地最大电源。去年杭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89.6万千瓦,超前两年完成“光伏倍增计划”。为了扫清光伏落地遇到的障碍,杭州电网为光伏项目审批建立绿色通道的同时,依托杭州能源大数据中心,测算不同区域、重点领域的光伏潜力,为政府规划落地光伏项目提供决策依据。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经研所专职戴晴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的“杭州光伏运行监测分析与发展能效档案”模块,发现杭州东站光伏电站光伏等效利用系数已衰减至31%,能效更新改造后,每年可多发约595万千瓦时的绿电。

在电网侧,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今年计划投资70.4亿元,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和现代智慧配电网,满足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的同时,保障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多领域的用电需求。

在用户侧,杭州大力推动交通出行低碳化,在全域建成“市区0.9公里、郊区3公里、偏远区县5公里”充电圈,实现全部191个乡镇街道公共充电站全覆盖。4月初,杭州滨江区的彩虹充电站挂牌售卖绿电,浙江首批284个“绿色充电桩”正式上线,新能源车用上新能源电。

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针对杭州园区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占比高的特性,首创数智低碳楼宇轻量化改造方案,在杭州人工智能产业园、当虹科技产业基地、滨江区文化中心等14个园区楼宇推广应用,通过对空调、照明等主要用能设备精细化、柔性化、智能化调节,实现能效提升20%以上。最新数据显示,杭州全域单位GDP碳排放量已下降至0.57万吨/亿元,能耗水平降至0.25吨/万元,已达全国领先水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