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夏雪 環球時報記者 陳子帥]“這些行爲是無恥和懦弱的。針對政界人士的襲擊正威脅着德國民主,我們必須團結起來對抗這些暴力襲擊。”在德國社民黨籍歐洲議會議員馬蒂亞斯·埃克本月3日遭襲入院後,德國總理朔爾茨發文表示譴責。事實上,隨着歐洲議會選舉和德國地方選舉的臨近,德政界人士遭遇暴力襲擊的事件接連發生,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數據顯示,2023年,德國警方共登記了2790起針對政治人物的攻擊行爲,大約是2019年登記數量的兩倍。如何捍衛民主機制,成爲德國又一個緊迫的話題。有歐洲媒體直言,出於俄烏衝突、氣候危機、經濟不確定性等原因,越來越多人不願再進行政治對話,保持政治客觀的民主共識正在逐漸消失。

“政治人物甚至習慣了被誹謗、跟蹤和騷擾”

“年輕、激進、中產階層”,據德國《星期日世界報》5月12日報道,5月3日晚,德國社民黨籍歐洲議會議員馬蒂亞斯·埃克在德國城市德累斯頓街頭張貼海報時遭人毆打,致顴骨和眼窩受傷,不得不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目前德國警方已鎖定4名嫌疑人,他們都是17至18歲的德國籍年輕人,來自穩定的中產階級家庭,其中至少一人在社交媒體互動中具有極右翼傾向。受傷後的埃克在社交媒體表示:“此事重大,不僅關係到我自己,更關係到所有投身政治的人。”

無獨有偶,5月7日,就在德聯邦和各州內政部長針對埃克的襲擊事件召開特別會議前幾個小時,前柏林市市長、現任柏林州參議員弗蘭齊斯卡·吉菲遭一名74歲男子攻擊。事發時吉菲正與柏林一家圖書館的館長交談,突然被該男子從背後用裝滿硬物的袋子襲擊頭部和頸部,所幸傷勢並不嚴重。

就在同一天,綠黨競選團隊在德累斯頓懸掛選舉海報時遭到侮辱、威脅和吐口水。陪同選舉工作人員的還有“德國之聲”和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的記者,他們目睹了這一事件。當時有人在路上大聲呼喊“希特勒萬歲”和“只有德國選擇黨”之類的口號,那些人不但向正在貼海報的競選團隊工作人員臉上吐口水,還辱罵他們並脅迫他們刪除手機中的相關照片,毀滅證據。

這一系列事件,尤其埃克的遇襲程度之重和襲擊者年齡之小引發德國社會高度關注。5月5日,數千名示威者聚集在德累斯頓和柏林街頭,抗議極端主義和政治暴力。教育研究員科勒克對德國廣播電臺表示擔憂:“埃克案件中的幾名襲擊者都如此年輕,年輕人用暴力解決問題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在這種情況下,極端勢力遲早會在整個社會蔓延開來。”萊比錫市市長布克哈德·榮格認爲,德國警務和司法機構人浮於事、辦事流程冗雜也是暴力事件增多的原因之一。他表示,他曾在過去3年向檢察院遞交了50多份涉及恐嚇的報告,然而最後被定罪的只有兩起,“長此以往,政治人物甚至習慣了被誹謗、跟蹤和騷擾”。

德政界人士更是對這些襲擊感到震驚。德國總理朔爾茨直言這些行爲“威脅德國民主”。德國內政部長南希·費澤稱:“恐嚇和襲擊針對的是所有政黨的代表,不僅是德國東部各州的代表……威脅和暴力正在升級。”薩克森州州長米夏埃爾·克雷奇默說,此類挑釁和恫嚇企圖“令人想起德國曆史上最黑暗的時代”,這是指納粹統治時期。

政治暴力增加,不僅來自極右翼

德國《星期日世界報》報道稱,由於6月歐洲議會選舉和德國多州地方選舉臨近,近期的暴力行爲主要針對在政壇活躍、想要競選或競選連任議員的政界人士,對政治人物的仇恨與蔑視不再是社會邊緣現象,而逐漸到了社會中心。

“從去年聖誕節到今年,我們每個人辦公室門口都有過糞便,窗臺上有過臭雞蛋,還有的窗戶和信箱被砸爛了。”綠黨圖林根州主席馬克斯·雷施克說,他呼籲政府和警方爲政治人士提供更多安全保護。綠黨也正爲那些競選活動人員提供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如何冷靜地與人交談、緩和局勢、不讓自己被激怒等。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版報道,很多政客指責德國極右翼政黨選擇黨和“膽大妄爲的”極右勢力用其越來越煽動性的言論“腐蝕了德國的政治話語”。不過數據顯示,暴力行爲的增加不僅來自極右翼,選擇黨政治人物也是政治暴力的受害者。據德國聯邦刑事犯罪調查局統計,2019年至2023年德國共發生10500多起針對政治代表的攻擊行爲。2023年,警方共登記了2790起針對政治人物的攻擊行爲,大約是2019年登記數量的兩倍。其中,針對綠黨政客的暴力犯罪(包括威脅、誹謗在內的所有類型)次數最多,聯邦政府共登記了1219起相關案件。而針對選擇黨成員的案件數量是478起,位列第二。

德媒分析稱,暴力事件一方面在數量上不斷增長,另一方面程度也越來越嚴重,並帶有極強的政治色彩。不僅有對個人的攻擊,還有針對黨派和機構的襲擊。此外,從襲擊方式上來看也更加多樣,輕則語言攻擊如侮辱、威脅和誹謗,重則破壞公共治安、搶劫和勒索,更有甚者阻攔和撞毀私人汽車、縱火燒燬房屋、製造謀殺。

據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報道,雖然大多數針對政界人士的暴力犯罪以語言暴力爲主,但身體暴力的案件數量也呈上升趨勢。其中,選擇黨成員最常遭受暴力襲擊,2023年共有86起相關案件。綠黨成員遭受暴力襲擊的案件有62起。針對這兩黨的暴力案件佔全年針對各黨派政治人物暴力案件總數的六成多。

憤怒會演變爲仇恨,進而導致暴力

“對政客的攻擊:仇恨從何而來?”據德國《明鏡》週刊報道,對政界人士的仇恨多年來在德國一直是個大問題,早在2019年,基民盟政治家、卡塞爾區主席沃爾特·呂貝克在自家露臺上被右翼極端分子謀殺的事件就震驚全國。而《紐約時報》分析稱,相比以前有針對性、有預謀的謀殺事件,近期的暴力襲擊似乎更具有“機會主義色彩”。

據“德國之聲”近日報道,德國民意調查機構福薩研究所(Forsa)受德國科爾伯基金會委託對德國6400多名市長進行調查,得出的結果“令人擔憂”。超四成受訪者表示,他們自己或身邊的其他政界人士曾因工作受到侮辱、威脅或人身攻擊,他們中的一些人還曾萌生退出政壇的念頭。另據德國《焦點報》報道,今年2月薩克森-安哈爾特州內政發言人塞巴斯蒂安·斯蒂格爾也曾遭受惡意威脅,不知什麼人在他的辦公室前立起了一塊墓碑。他認爲,一些人對綠黨發起攻擊的原因是“對變革的憤怒”。

科爾伯基金會民主與協作領域負責人斯文·特茲拉夫認爲,網絡仇恨爲現實生活中的政治暴力鋪平道路。他說:“由於社交媒體的使用,語言變得更加原始和粗俗,這加深了人們對國家、制度和政治的仇恨。如果語言繼續朝這個方向發展,發生身體攻擊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最終民主制度也會受到威脅。有些人只關注自身利益,而不願妥協或追求利益平衡,如果自身利益沒有得到滿足,就拒絕整個制度,甚至攻擊和侮辱這些沒能實現其利益的政治家。”另外,科爾伯基金會還與德國城市協會等機構共同組建了一個網絡平臺來反對仇恨和暴力,每月約有3000位當地政治家瀏覽該平臺,學習應對威脅的策略。 

同濟大學德國研究中心主任鄭春榮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政治暴力事件在德國長期存在,只是最近後果更嚴重且集中爆發,表明在各層級選舉背景下,德國政治辯論氛圍持續惡化,社會中極化因素有所上升。德國社會學家威廉·海特邁爾認爲,埃克事件“並不令人意外”。他表示:“選擇黨崛起滋長了民族主義,他們將輿論向極右引導,右翼分子在輿論影響下將超越正常範圍的極端活動‘合法化’。與此同時,一些左翼分子則傳播恐怖言論,逐漸形成左右‘非此即彼’的局面,導致社會矛盾升級。”

一些德國學者將這種政治極化趨勢歸咎於德國政客。德國政治學家烏蘇拉·明克分析稱,德國政治激進化正在“螺旋式升級”,從相信陰謀論開始,發展到追隨民粹主義口號,最後到實施政治暴力。明克認爲,憤怒會演變爲仇恨,進而導致暴力,那些“定下了錯誤基調的政客”應對這一事態發展負責。

與此同時,德國社會對政界人士越來越不信任。德國比勒費爾德大學衝突與暴力跨學科研究所所長齊克表示,有必要促進暴力預防和衝突管理,特別是在地方一級。多年的兩極分化使得“在政治上咄咄逼人的敵對場景”越來越盛行,這與民衆對國家機構的不信任感以及社會對政治暴力的認可程度密切相關。

貝塔斯曼基金會今年2月的研究顯示,對政治的不信任在德國很普遍。過半的18至30歲德國年輕人(52%)表示他們不信任政府,45%的人不信任議會。貝塔斯曼基金會的專家警告說,現在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民衆對民主的信任,因此需要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恢復人們對政治解決問題能力的信心。

“整個歐洲都瀰漫着極端主義情緒”

在襲擊事件接連發生後,如何捍衛民主機制成爲德國社會又一個緊迫的話題。據德國電視一臺報道,在上週德國聯邦和各州內政部長的特別會議上,與會人員一致認爲應該更有效地保護民主免受仇恨言論和錯誤信息的影響,並提出加強警力部署、嚴格量刑、保護政客個人信息等倡議。此外,司法部長還被要求儘快審查“以影響選舉或升級暴力爲目的而故意傳播虛假信息是否構成值得懲罰的不公正行爲”。

但是,不少德國政界人士和專家對更嚴厲的懲罰持懷疑態度,德國司法部長、自民黨人馬爾科·佈施曼就是其中之一。他堅信,通過更嚴厲的懲罰無法遏制針對政治人物日益加劇的攻擊行爲。他對德新社表示:“僅靠刑法來解決政治暴力這一社會問題將會失敗。”儘管如此,他還是準備考慮聯邦各州的相關提案,但強調說:“你必須將公民對政客的批評與不可接受的威脅區分開來。”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副所長李超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放眼整個歐洲,類似德國政治暴力的事件在別的國家也有,例如法國騷亂頻發,只是這段時間集中發生在德國。這一方面是因爲德國選擇黨上升勢頭快,遭到國內主流政黨和反極右力量的圍剿;另一方面是德國近期經濟下行壓力大,政府執政滿意度較低。在民衆整體不滿上升的大背景下,會有部分極端分子通過暴力手段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

“整個歐洲都瀰漫着極端主義情緒”,德國近期的政治暴力事件也受到歐洲其他國家的關注,比如瑞士廣播電臺報道稱,新冠疫情後遺症、俄烏衝突、氣候危機和經濟不確定性讓許多人感到不安。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願意進行政治對話,“保持政治客觀而非人身攻擊的民主共識正在逐漸消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