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南宁日报

“空中课堂“结友谊 籽籽同心向未来

——呼市邕城两所学校牵手开展民族团结共建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学生通过“空中课堂”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学生互动。

▲两校学生相约“云端”,同上一节课。本报记者陈麒元 摄

近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与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开展“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主题民族团结共建启动仪式暨同上一节思政课“空中课堂”活动。启动仪式上,两校学生以舞和歌,歌舞相融,生动演绎了本地民族特色歌舞,共叙民族团结兄弟情。两校校长互换民族特色礼物——壮乡绣球和哈达,寓意两所学校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友谊地久天长。

此次民族团结共建活动通过云端互动的形式,让两地学生加强了解、增进友谊,厚植两地少年儿童家国情怀,引导少先队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心共筑中国梦。

云端相约,空中课堂。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教师高阁带领两校学生共同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思政课。课堂通过讲好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和广西故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是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伟大悠久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密不可分。为进一步加强两校学生的交往、交流、交融,两校各班纷纷开展“鸿雁传书,手写情谊”邮寄明信片、书信活动。

此次活动在“云端”搭建起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促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学生唐晨喻希望能和海拉尔路小学的同学们经常联系,常叙友情,“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进步。”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学生佘雨菲说:“民族团结的力量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各民族籽籽同心,我们要携手努力,让伟大祖国越来越繁荣昌盛。”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海拉尔路小学校长格根苏布达认为,此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跨区域校际合作,有效推动两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在教育信息共享、工作共同发展、经验相互借鉴等方面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迈进。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校长吴鸿丽表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一个位于辽阔的北方草原,一个位于美丽的南方山水之间,两地虽相隔千里,但都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教育资源。这次结对共建不仅是一项教育合作,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它将为两地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后,两地学校可共享教育资源,促进文化交融,增进学生友谊,实现教育成果共生共享。

(莫俊 梁满 曾海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