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南寧日報

“空中課堂“結友誼 籽籽同心向未來

——呼市邕城兩所學校牽手開展民族團結共建

▲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學生通過“空中課堂”與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路小學學生互動。

▲兩校學生相約“雲端”,同上一節課。本報記者陳麒元 攝

近日,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路小學與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開展“石榴花開 籽籽同心”主題民族團結共建啓動儀式暨同上一節思政課“空中課堂”活動。啓動儀式上,兩校學生以舞和歌,歌舞相融,生動演繹了本地民族特色歌舞,共敘民族團結兄弟情。兩校校長互換民族特色禮物——壯鄉繡球和哈達,寓意兩所學校攜手共創美好未來,友誼地久天長。

此次民族團結共建活動通過雲端互動的形式,讓兩地學生加強了解、增進友誼,厚植兩地少年兒童家國情懷,引導少先隊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心共築中國夢。

雲端相約,空中課堂。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路小學教師高閣帶領兩校學生共同學習《中華民族一家親》思政課。課堂通過講好中國故事、內蒙古故事和廣西故事,讓學生深深感受到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優秀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共同創造了偉大悠久的中華文明,各民族文化交相輝映、密不可分。爲進一步加強兩校學生的交往、交流、交融,兩校各班紛紛開展“鴻雁傳書,手寫情誼”郵寄明信片、書信活動。

此次活動在“雲端”搭建起各民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的平臺,促進各民族學生相互瞭解、相互尊重、相互學習。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學生唐晨喻希望能和海拉爾路小學的同學們經常聯繫,常敘友情,“讓我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進步。”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學生佘雨菲說:“民族團結的力量把我們緊緊聯繫在一起,各民族籽籽同心,我們要攜手努力,讓偉大祖國越來越繁榮昌盛。”

呼和浩特市新城區海拉爾路小學校長格根蘇布達認爲,此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跨區域校際合作,有效推動兩校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在教育信息共享、工作共同發展、經驗相互借鑑等方面向更深層次、更高水平邁進。南寧市新興民族學校校長吳鴻麗表示,內蒙古自治區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一個位於遼闊的北方草原,一個位於美麗的南方山水之間,兩地雖相隔千里,但都有着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教育資源。這次結對共建不僅是一項教育合作,更是一次文化交流,它將爲兩地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今後,兩地學校可共享教育資源,促進文化交融,增進學生友誼,實現教育成果共生共享。

(莫俊 梁滿 曾海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