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杜 玲

“天文最近咋样啦?周末作业完成得如何?在家还让你给她买小零食吃或者沉迷于玩手机吗?”

“表现好多啦,那些坏习惯基本上都不见了。孙女变得礼貌懂事,还阳光爱学呢。这都多亏了孙校长的教导呀!”

5月13日,正值周一,7时30分,武陟县小董乡小董小学五(二)班孟天文的奶奶送孩子上学时,热情地和市人大代表、武陟县小董乡小董小学兼乔庄小学校长孙玉明在学校门口交谈着。

1997年,从沁阳师范毕业的孙玉明就此踏上了漫长的乡村教育征程。27个寒暑交替,他先后在武陟县小董乡陶村小学、贾村小学、小董小学一线任教,从一名初出茅庐的教坛新人成长为一名潜心教学的优秀教师,进而晋升为一名励志办好家门口农村学校的校长,他始终坚守,默默用爱和奉献浇灌乡村教育的希望之花。

27年如一日,孙玉明坚持早到岗、晚下班,及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上有困难给予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给予指导,他用无私的爱坚守着乡村学校。2021年,乘着武陟县教育系统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契机,他强力推进小董小学和乔庄小学实施一体化办学。“乔庄小学此前仅有16名学生和8名教师,很多家长舍近求远到外求学,学校面临着关门的困境。”孙玉明说,他坚持“开门办学”,对乔庄校区的校容校貌进行了全方位改善,抽调优秀教师走教上课,开足开齐各科课程,让偏僻的乡村学校响起了琅琅读书声。同时,他将爱人邢雁鸣从邻村学校调到乔庄学校支持工作,并主动与村“两委”及学生家长沟通,吸引在外求学的孩子返回乔庄上学。目前,在校学生增加到近百人,通过家、村、校融合发展实现了共赢。

在小董小学,有众多因家长长期在外务工而由爷爷奶奶隔代抚养的学生。面对农村留守孩子教育这一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孙玉明像呵护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呵护学生的心灵,用爱和汗水陪伴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他常常利用周末深入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两个校区近十个村的留守儿童家庭,他都走访过多次,对每个孩子的上学路线和父母务工情况都了如指掌。

前段时间,留守儿童孟天文奶奶急切地向孙玉明“求救”,小女孩养成了爱花钱和玩手机的不良习惯,他便对孩子进行思想引导,慢慢让孩子理解父母的艰辛和付出、感恩爷爷奶奶平时的陪伴。“昨天课间时,孩子开心地跑过来送我礼物,并大方地说‘谢谢校长’!”孙玉明激动地说,“我当时非常开心,发誓要让孩子们在农村学校开心幸福学习!”

孙玉明把人大代表这一身份视作至高无上的荣耀,更看作沉甸甸的责任,在农村教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执着地坚守着教育人的伟大使命与担当。“为了有力推进一体化办学工作,精心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学校,让农村孩子能够尽情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孙玉明以无畏的勇气勇挑重担,竭力争取资源,默默地为乡村教育振兴全力以赴地奉献着。”武陟县小董乡中心校负责人王学东动容地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