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馬嘉悅 聶林浩

隨着行情轉暖,私募業績得以提振,進攻意願也有所提升。私募排排網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私募已連續三個月整體實現正收益,今年以來平均回撤收窄至0.41%。與此同時,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行也出現回暖態勢。

在業內人士看來,政策、流動性、上市公司業績等方面的多重積極因素有望推動中國資產繼續走強。具體到投資機會,具備“出海”優勢的中國製造業,如家電、機械、汽車等行業值得關注。

私募業績持續修復

私募排排網統計數據顯示,4月有業績記錄的4777傢俬募機構取得的平均收益率爲0.91%,至此,私募整體已連續三個月取得正收益。經過近期的業績修復,今年以來私募平均回撤已經收窄至0.41%,正收益佔比提升至48.71%。

分規模來看,頭部私募業績修復更爲迅速。今年4月,管理規模在50億元至100億元區間以及100億元以上的私募平均收益率分別爲2.06%和1.26%。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以來,大多數百億級股票私募倉位高企,在2月以來的市場企穩反彈中實現了業績提振。多家頭部私募對科技、高股息類產品的配置比例較高,踏中了權益市場的結構性行情。

資金情緒顯著回暖

伴隨着業績修復,私募整體倉位愈發積極。

據三方平臺統計,截至4月30日,股票私募倉位指數爲79.4%,相比於4月26日提高0.39個百分點。至此,股票私募倉位指數連續5週上漲,且創出今年以來新高。其中,百億級私募加倉動作最爲明顯。截至4月30日,百億級私募倉位爲74.57%,相比於4月26日提升1.2個百分點,其中46.62%的百億級私募倉位超過八成。

存量基金倉位提升的同時,增量資金也陸續進場。中基協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當月共有513傢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備案了797只私募證券基金,環比3月增長50.66%。

保銀投資稱,近期中國經濟出現了諸多積極變化,出口、通脹水平、GDP等宏觀數據均好於市場預期。與此同時,近日房地產行業政策和貨幣政策均釋放出了積極信號,未來中國資產的表現值得期待。

進攻瞄準“出海”企業

具體到投資機會,多傢俬募對於“出海”產業鏈機會頗爲青睞。

清和泉資本分析稱,當前“出海”相關的投資機會可以分爲兩類:一是依靠產品競爭力顯現全球優勢的行業,如電動叉車、工程機械、農機、家用工具、家電等;二是通過渠道滲透拓展海外增長點的細分領域,如輪胎、紡服設備、油服設備、電錶、跨境電商等。

丹羿投資創始人朱亮表示,首先,相比於中國市場,海外市場空間更爲廣闊;其次,出海企業往往會面臨語言文化衝突、當地專利保護限制、國際化人才緊缺等問題,能夠順利出海且建立自身“護城河”的中國企業面對的競爭對手較少;最後,企業出海後“內卷”的困擾會顯著降低,能夠獲得較高利潤率。因此,出海產業鏈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具體來看,家電、機械、汽車等行業的優質企業更具吸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