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嘉兴日报

图片由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提供

■许梦露

在嘉兴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护理门诊,我们常常被父母问到母乳性黄疸到底属于生理性黄疸还是算作病理性黄疸呢?宝宝吃母乳变成了“小黄人”,那母乳到底是喂还是不喂呀?其实爸爸妈妈不要焦虑,我们真正需要掌握的是遇到母乳性黄疸应当如何处理的方法。

1.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往往出现于生后1周后,2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慢慢下降,如果继续母乳喂养,黄疸甚至可延续4~12周消退;如果停母乳喂养,黄疸在48~72小时明显消退。此类黄疸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2.如果母乳性黄疸让宝宝变成了“小黄人”,是否必须停止母乳喂养呢?

我们要告诉爸爸妈妈的答案是没有必须停母乳的说法。原因主要是:⑴一旦断母乳,宝宝就需要适应配方奶,这给宝宝尚未发育成熟的肠胃带来考验。⑵母乳换成配方奶,容易造成宝宝乳头混淆,后续黄疸值降下来再转变回母乳喂养,宝宝是否愿意接受母亲亲喂又会成为新的难题。⑶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即使给宝宝暂时换了配方奶,为了保证自己的奶量,也需要定时吸奶,还要时时注意是否堵奶,若堵奶,哺乳期也会非常痛苦。

3.宝宝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何种情况才需暂缓母乳喂养?

⑴胆红素<257umol/L(15mg/dL)时不需要停母乳。⑵胆红素>257umol/L(15mg/dL)时可暂停母乳3天,改成人工喂养。⑶胆红素>342umol/L(20mg/dL)时则需要及时住院进行治疗。

4.宝宝母乳性黄疸发生后,家长应如何应对?

⑴绝大多数母乳性黄疸不需要特殊处理,随着日龄和月龄增加,可以自然消退。⑵应对轻微黄疸,最佳方法是充分喂养,增加胃肠蠕动,促进胆红素代谢。⑶晒太阳:早晨或傍晚,将宝宝裸露在温和的阳光下,但是要避免太阳直射宝宝的眼睛,单次时间最好在30分钟以内,同时要注意宝宝体温变化,另外晒好太阳记得做好宝宝皮肤的保湿工作。⑷观察黄疸程度:定期监测宝宝的黄疸值,爸爸妈妈可以选择带孩子去附近的医院测量黄疸值,也可以选择“浙里护理”预约上门测黄疸。如果黄疸值达到住院治疗要求,应积极入院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