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嘉興日報

圖片由嘉興市婦幼保健院提供

■許夢露

在嘉興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護理門診,我們常常被父母問到母乳性黃疸到底屬於生理性黃疸還是算作病理性黃疸呢?寶寶喫母乳變成了“小黃人”,那母乳到底是喂還是不喂呀?其實爸爸媽媽不要焦慮,我們真正需要掌握的是遇到母乳性黃疸應當如何處理的方法。

1.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母乳性黃疸通常發生於純母乳餵養或以母乳餵養爲主的新生兒。黃疸往往出現於生後1周後,2周左右達到高峯,然後慢慢下降,如果繼續母乳餵養,黃疸甚至可延續4~12周消退;如果停母乳餵養,黃疸在48~72小時明顯消退。此類黃疸新生兒生長發育良好,並可以排除其他非生理性高膽紅素血癥的病因。

2.如果母乳性黃疸讓寶寶變成了“小黃人”,是否必須停止母乳餵養呢?

我們要告訴爸爸媽媽的答案是沒有必須停母乳的說法。原因主要是:⑴一旦斷母乳,寶寶就需要適應配方奶,這給寶寶尚未發育成熟的腸胃帶來考驗。⑵母乳換成配方奶,容易造成寶寶乳頭混淆,後續黃疸值降下來再轉變回母乳餵養,寶寶是否願意接受母親親喂又會成爲新的難題。⑶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即使給寶寶暫時換了配方奶,爲了保證自己的奶量,也需要定時吸奶,還要時時注意是否堵奶,若堵奶,哺乳期也會非常痛苦。

3.寶寶出現母乳性黃疸後,何種情況才需暫緩母乳餵養?

⑴膽紅素<257umol/L(15mg/dL)時不需要停母乳。⑵膽紅素>257umol/L(15mg/dL)時可暫停母乳3天,改成人工餵養。⑶膽紅素>342umol/L(20mg/dL)時則需要及時住院進行治療。

4.寶寶母乳性黃疸發生後,家長應如何應對?

⑴絕大多數母乳性黃疸不需要特殊處理,隨着日齡和月齡增加,可以自然消退。⑵應對輕微黃疸,最佳方法是充分餵養,增加胃腸蠕動,促進膽紅素代謝。⑶曬太陽:早晨或傍晚,將寶寶裸露在溫和的陽光下,但是要避免太陽直射寶寶的眼睛,單次時間最好在30分鐘以內,同時要注意寶寶體溫變化,另外曬好太陽記得做好寶寶皮膚的保溼工作。⑷觀察黃疸程度:定期監測寶寶的黃疸值,爸爸媽媽可以選擇帶孩子去附近的醫院測量黃疸值,也可以選擇“浙裏護理”預約上門測黃疸。如果黃疸值達到住院治療要求,應積極入院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