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寧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持續呈現攀升態勢。近兩日,主力合約2406盤中最高突破4000點。今年2月份以來,前二十主力席位多頭持倉量增長了1.2倍,主力合約期價漲幅達188%。

多位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2月份以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走強,主要在於班輪公司的運輸成本增長所致,其中,地緣風險促使中歐航線繞行常態化,被動抬升了運費價格。從相關航運企業來看,集運市場目前進入供需錯配期,鑑於6月份即將進入消費旺季,相關企業應積極運用衍生品進行風險管理。

突破4000點創歷史新高

集運指數(歐線)期貨的合約標的爲上海出口集裝箱結算運價指數(歐洲航線),該指數編制所需運價信息採自於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編委會歐美航線分委會的成員公司,截至2023年8月份,成員公司由15家單位組成。其中,14家單位(班輪公司10家、貨代公司4家)向上海航交所報送歐線結算運價數據。而國際集裝箱運輸是以集裝箱爲媒介,在固定的航線上,按公佈的船期表發船,掛靠固定港口,經常性地從事貨物運輸,將託運人交運的貨物從一國的某一地點運至另一國的某一地點的運輸方式。因此,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基本能夠反映上海至歐洲主要集裝箱供需情況。

自今年2月份以來,集運指數(歐線)期貨主力合約2406自1400點逐步攀升,截至目前,保持在4000點上下震盪;5月13日和14日,主力合約盤中曾創出4034歷史高點。按照期間最高點和最低點計算,2406合約2月份以來漲幅高達188%。

與此同時,機構席位的持倉也有很大變化。根據上海期貨交易所官網顯示,2406合約前二十主力席位2月初多頭持倉僅爲7273手,截至5月14日,已增至15750手,增長了1.2倍。

在多位分析人士看來,主力合約的不斷走強主要在於班輪公司的提價所致,而提價又是多種因素造成的。中衍期貨市場部客戶經理黃天暢向記者表示,班輪公司提漲爲集運指數期貨帶來強有力支撐。從供應端來看,地緣風險使得中歐航線繞行常態化,繼而降低了運力週轉速度、降低運力水平,被動抬升了運費價格;從需求端來看,目前集運市場有較好需求支撐,年內中國外貿出口額持續走強,長協貨運需求上升導致短期內現貨艙位緊張。

國投安信期貨研究員高明宇認爲,4月下旬,班輪公司的多輪運價提漲使得期貨價格同步走高,但從現貨市場來看,提漲的主因在於供需出現短期錯配,例如運力供應偏緊造成多個港口出現不同程度缺箱情況。可以看到,現貨市場的供需基本面已經在期貨市場有明顯體現。

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

現階段,集運指數期貨維持高位盤整,主力2406合約多空圍繞4000點關口上下爭奪。分析人士表示,基於6月份旺季來臨預期,期價或將維持上行態勢。

“由於6月份至9月份爲集運市場旺季,預期對中歐貨運量再度出現需求利好,運費上漲可能性較大,這將對期價走高尚有支撐。”黃天暢表示,同時,長協貨品偏多持續擠壓艙位,整體艙位保持偏緊態勢,班輪公司旺季進一步提漲或是大概率事件。“我國大量進出口企業要積極參與到衍生品市場,合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做好運費風險的對沖。”

高明宇也認爲,目前運力供應持續偏緊。他表示,班輪公司大概率在6月份會對運價進行提漲,這有望帶動盤面出現新一輪上漲行情。對於相關航運公司來說,集運市場將再度陷入供需錯配格局,實體企業可根據產銷節奏,在預定的出貨月份,在對應的期貨合約上進行套期保值,避免運價波動造成成本上升。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5月14日,多家機構席位多頭持倉仍呈現出加倉態勢。數據顯示,一德期貨、申萬期貨和宏源期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倉;不過,包括國泰君安、海通期貨、美爾雅期貨等則有所減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