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揚州日報

給小 餵食。

小 媽媽帶孩子游泳。 向家富 攝

5月是鳥類繁育的高峯月。在儀徵新集一池塘,有一個單親小鸊鷉家庭,1只小鸊鷉親鳥哺育着2只雛鳥,親鳥從早到晚忙着潛水捕食哺育,很少有休息時間。

小鸊鷉是揚州水域中最爲常見的留鳥之一,5月是它們的繁育高峯期。通常,小鸊鷉的孵化由雄鳥和雌鳥交替輪流坐巢,在小鸊鷉雛鳥破殼而出後,捕食哺育也是雄鳥和雌鳥共同承擔。

新集鎮的這個池塘,記者連續3天前往觀察,都只發現一隻小鸊鷉親鳥在帶娃。兩個娃一隻較大,一隻較小;它們的頭頂有白色頭紋,比較顯眼。當小鸊鷉親鳥潛下水捕食時,兩隻小鸊鷉雛鳥就守候在水面,看到親鳥浮出水面,立刻一邊“嘰嘰嘰”叫一邊游上前去索食;而親鳥也會把脖子伸長,等小鸊鷉雛鳥靠近時將食物喂進孩子嘴裏。

記者上午8點到達池塘邊,一直到10點30分,兩個半小時的時間裏,單親小鸊鷉沒有一刻停歇,一直在潛水捕食哺育雛鳥。小池塘面積雖然不大,但水中生物很豐富,水體中可見爲數不少的小魚,這也許是這家小鸊鷉選擇把這裏作爲繁殖地的主要原因。

記者觀察到,小鸊鷉親鳥捕到小魚時,還會將小魚分成小塊再哺育雛鳥;兩隻雛鳥也有搶食的天性,它們在水面等候時,也會來回觀看,一看到親鳥浮出水面,就迅速游過去爭搶食物。

小鸊鷉是早成鳥,鳥寶寶剛破殼而出就是一身絨毛,在巢中哺育一天後,小鸊鷉寶寶就能跟隨親鳥一起下水,一邊靠親鳥餵食一邊學習潛水。在下水的頭兩天,小鸊鷉親鳥還常常將雛鳥馱在背上或羽翼下餵食,當親鳥發現危險時,還會帶着雛鳥潛水。

一般而言,小鸊鷉雛鳥在學會潛水幾天後就能自主覓食,而從破殼而出到自己自主覓食,這個時間長13天左右。也就是說,單親小鸊鷉在這段時間一天比一天辛苦,因爲隨着小鸊鷉雛鳥長大,每天的飯量也會增大。

記者 向家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