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皖西日報

整車拆解梯次利用

我市一企業讓“退役”新能源電池“重生”

左上圖: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內,工作人員聯合車輛管理部門對回收進廠報廢新能源汽車進行逐輛登記造冊。左下圖:工人對拆除的電芯進行破碎脫粉等工藝處理。右圖:分容車間,工人對已包膜的電池進行充電。本報記者田凱平攝 本報訊(記者汪娟黃雪彥)根據國家相關規定,動力電池容量衰減至額定容量的70%左右,就要面臨退役和回收,而最早一批新能源汽車配備的動力電池已處於退役期。這些動力電池都去哪兒了?該如何回收利用?近日,記者走進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親眼見證一塊廢舊電池實現“回收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再製造”的全過程。

坐落於舒城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區的安徽綠沃循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也是我省唯一一傢俱備完整產業鏈“三資質”(整車拆解、梯次利用、再生利用)企業。相較與市場上大多數廢舊汽車“論斤賣”的回收模式,綠沃更注重報廢車輛的精細化拆解。

監銷方向機、變速器、前後橋、車身車架……5月10日上午,在公司整車拆解車間內,記者看到舒城縣車管所副所長夏芸正在用手機拍下廢舊車輛拆解全過程,再逐步上傳到相關係統。據公司技術部負責人王宏亮博士介紹,報廢車輛登記之後,就進入整車拆解環節,全過程都由查驗員監督,而夏芸正是全縣爲數不多的查驗員之一。接下來,拆卸下來的電池包就被送往電池包拆解車間。“在我們看來,沒有一塊退役動力電池會被廢棄,通過拆解、再組裝或再生利用,一塊退役電池就能煥發新生。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它們‘喫幹榨淨’。”王宏亮說。

王宏亮介紹,“退役”動力電池一般有兩種回收利用方式,一種是梯次利用,另一種是再生利用。“一般容量大於原始容量70%以上的電池進入梯次利用領域。若經過檢測發現電池不滿足梯次利用,就進入再生利用環節,經過破碎、溼法冶煉後製成電池原材料,再經過攪拌、塗布、烘烤、輥壓、分條、卷繞、入殼等多重工序,最終生產出新的鋰電池產品。”

在電芯生產車間內,記者見到了整個回收再利用過程的最終產品——一個個圓柱形的小電芯。據現場工人介紹,公司目前每天大約生產6萬個這樣的電芯。不久的未來,這些生產出來的新電芯又將走向市場,實現它們的“新作爲”。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達到949.5萬輛,市佔率爲31.6%,國內累計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2041萬輛。新能源汽車、廢舊鋰電池等“城市礦產”報廢資源的循環利用正在成爲人們日益關注的熱點話題。

“汽車的報廢、回收、拆解是再生資源回收的重要一環,對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推動循環經濟都有重大意義。”公司總經理潘炳濤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耕動力電池循環利用行業,助力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爲國家循環經濟利用及綠色雙碳發展目標貢獻積極力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