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長江商報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全球油運市場需求旺盛,中遠海能(600026.SH)經營延續向好。

一季度,中遠海能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扣非淨利潤”)12.36億元,同比增長近40%。

對此,公司解釋,營業收入增長,財務費用同比減少。

2022年、2023年,中遠海能的扣非淨利潤實現連續倍增,2023年超過41億元,創歷史新高。

2023年,中遠海能派發現金紅利16.70億元,接近當年淨利潤的50%。2022年,公司分紅率也超過40%。

二級市場上,中遠海能的股價年內漲幅達48.04%。

然而,公司高管打算減持。5月13日晚間,中遠海能公告稱,包括公司總經理在內的3名高管擬減持部分公司股份。此前,這3名高管曾進行過減持。

中遠海能稱,3名高管減持繫個人資金需求。這3名高管是真的缺錢,還是落袋爲安?

總經理等三高管再減持

股價上漲,中遠海能的高管坐不住了,準備減持套現。

最新公告顯示,截至公告披露之日,中遠海能執行董事、總經理朱邁進持有公司約10.30萬股股份,副總經理秦炯持有公司1.7萬股股份,副總經理倪藝丹持有公司約5.45萬股股份。上述3位高管合計持有公司的股份約佔公司總股本的0.00365706%。上述股份均來源於股票期權行權。

上述3位高管的最新減持計劃爲,擬於自本公告發布之日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將其持有的股票按規定在每年轉讓不超過其所持公司股份25%的範圍內實施減持,減持股數不超過各自於2023年底所持公司股份的25%。具體爲,分別不超過25745股、4250股、13622股。

公告稱,3位高管的減持原因均爲個人資金需求。問題是,3名高管真的缺錢嗎?

2023年,朱邁進、秦炯、倪藝丹的薪酬分別爲206.08萬元、160.32萬元、138.48萬元。

3名高管披露減持計劃受到市場關注,與中遠海能股價上漲較爲明顯有關。

K線圖顯示,今年初,中遠海能的股價爲12.24元/股,5月13日的收盤價爲18.12元/股,年內漲幅達48.04%。

股價漲幅較大,中遠海能高管計劃減持套現,其所持股份來源於股權行權期權,因此,市場質疑3名高管此次減持是爲了落袋爲安。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上述3名高管不是首次減持。

1月2日晚間,中遠海能披露高管減持結果,2023年下半年,此前披露減持計劃的高管朱邁進、羅宇明未進行減持,秦炯、倪藝丹分別減持了股份約7.43萬股、25.74萬股,分別套現約100.24萬元、365.50萬元。

更早的2022年12月,朱邁進、秦炯、羅宇明完成了一輪減持,其減持數量分別爲3.43萬股、7500股、3.52萬股,套現金額分別約爲60.92萬元、13.19萬元、62.89萬元。

從2016年6月開始,羅宇明擔任中遠海能副總經理,2023年9月離職。

包括總經理在內的高管接連減持,且多選擇在股價相對高位時實施,其落袋爲安的意圖相對明顯。

淨利連續兩年倍增

雖然高管接連減持,但這並不影響中遠海能的正常經營,公司經營業績仍然持續向好。

中遠海能主要業務包括國際和中國沿海原油及成品油運輸,以及國際液化天然氣運輸。依託中國巨大的油氣進口需求、豐富的國內外大型客戶資源以及控股股東完善的產業鏈資源優勢,公司在中國油氣進口運輸中始終保持領先地位。

中遠海能的優勢突出。2023年報披露,公司油輪運力規模世界第一,覆蓋了全球主流的油輪船型,是全球船型最齊全的油輪船東。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有油輪運力156 艘,2306萬載重噸。

中遠海能還是中國LNG運輸業務的引領者,也是世界LNG運輸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公司所屬全資的上海LNG和持有50%股權的CLNG,是國內領先的大型LNG運輸公司。截至2023年底,公司共參與投資83艘LNG船舶,均爲項目船。其中,已投入運營的LNG船舶 43艘,720萬立方米;在建LNG船舶40艘,696萬立方米。

公司還在加碼全球運力佈局。2023年七八月間,公司訂購了5艘34.9萬方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舶,總價超過80億元。

中遠海能還擁有全球化營銷優勢,已形成全球化佈局,實現了貨源結構、客戶結構、航線結構的多元化。

市場需求回暖,中遠海能的經營業績快速增長。

2021年,受特殊事件影響,以及石油商業庫存的持續消化進一步拖累了石油運輸需求。運力供需結構矛盾導致國際油輪運價持續在低位徘徊。此外,公司對94艘船舶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合計約49.6億元。這些因素疊加使得中遠海能當年虧損49.75億元。

2022年開始,公司經營業績快速恢復增長。2022年、2023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爲186.58億元、220.91億元,同比增長46.93%、18.40%;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下簡稱“淨利潤”)分別爲14.57億元、33.51億元,同比增長129.29%、129.95%;扣非淨利潤爲13.91億元、41.34億元,同比增長128.03%、197.31%。公司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連續倍增。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爲58.38億元,同比增長3.68%;扣非淨利潤爲12.36億元,同比增長39.81%。

經營向好,中遠海能持續分紅。2022年、2023年,公司相繼派發現金紅利7.16億元、16.70億元,分別佔當年淨利潤的49.10%、49.84%。

不過,身處重資產領域,中遠海能的財務壓力仍然較大。截至2023年底,公司貨幣資金56.28億元,長短期債務爲280.69億元。當年公司財務費用11.75億元,較上年增加2.67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