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 麗

隨着AI的快速滲透,智能手機市場正迎來一場新的競爭。各大手機制造商紛紛瞄準生成式AI,積極探索多模態大模型,以期在競爭中拔得頭籌。

日前,vivo宣佈了其在AI多模態大模型上的重大進展,表示將自研藍心大模型升級爲自研AI多模態大模型。小米與阿里雲達成合作,強化旗下人工智能助手多模態AI生成能力。華爲不斷迭代盤古大模型,並將其引入到手機、汽車端。此外,OPPO、榮耀、三星等也均推出了多模態大模型或相關手機終端。

“多模態大模型是AI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也是AI產業的重要增長點。以多模態大模型等爲基礎的智能化水平是手機企業在AI時代決勝的關鍵,加速大模型‘上機’成爲企業打造差異化的新選擇與新方向。”北京工商大學教授王瑜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推動大模型跨入多模態

目前,各大手機廠商陸續打出自己的“大模型”底牌,並加速推動大模型跨入多模態。

vivo將自研通用大模型矩陣藍心大模型升級爲自研AI多模態大模型,並在行業首發了多模態大模型技術應用“vivo看見-藍心升級版”。vivo方面表示,將基於AI多模態大模型在應用上繼續研發拓展。OPPO與聯發科技合作共建輕量化大模型端側部署方案,其研究院表示,多模態預訓練模型正在OPPO端雲場景有序落地。榮耀則將自研AI大模型引入手機,並通過端側大模型和平臺級AI重構操作系統,提升手機AI能力。榮耀稱,其魔法大模型可以爲操作系統帶來更高效的多模態信息解析能力。華爲鴻蒙4系統全面接入盤古大模型,支持多款機型。據悉,覆蓋面更全的多模態盤古大模型5.0也有望很快亮相。

據業內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過30家手機廠商宣佈引入AI大模型。AI大模型正在成爲國產高端智能機型的準標配。同時,多模態大模型也在加速“上機”。

“多模態大模型泛用性更高,提升了信息交互效率,降低了應用門檻。手機廠商將大模型升級爲多模態大模型,將實現更加豐富的手機應用。”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徐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邁睿資產管理CEO王浩宇認爲,目前手機廠商在大模型上的佈局側重端側。“vivo將大模型升級爲自研AI多模態大模型,表明其具備自主研發能力。華爲、OPPO、小米等企業也均在自己的操作系統中集成了大模型技術,並將其向多模態模型加速迭代,預示着AI大模型將成爲智能手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推動行業進入一個新的創新週期。”

有望激發增長潛力

在華爲、vivo等廠商的推動之下,以多模態大模型爲重點發展方向的生成式AI技術有望激發手機行業新的規模增長潛力。據調研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發布的報告,生成式AI手機將在未來幾年保持高速成長,存量規模將在2027年突破10億元大關。

在此背景下,華爲、vivo、小米等企業也通過與大模型企業戰略合作、投資併購等方式,加速技術的商業化進程,推動AI應用加速落地。

例如,應用在小米手機及小米汽車SU7上的“小愛同學”,融合了商湯科技的多模態大模型技術能力。視覺中國表示,公司與華爲在手機內容生態方面進行合作,並圍繞多模態大模型進行探討合作。

在中國數實融合50人論壇智庫專家洪勇看來,手機廠商與大模型產業鏈企業的技術合作正成爲一種趨勢。手機產業鏈對多模態大模型的引入促使其更高層次的智能化轉型,引發上下游企業的重新定位,從而共同塑造一個以AI爲核心驅動力的未來移動生態。“不過,手機端側大模型落地還存在可支持的大模型應用場景受限等難點,業內也正聯合探索破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