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老兵張文中,帶着他的二次創業項目再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擊。

近日,多點數智有限公司(下稱“多點Dmall”)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2022年12月和2023年6月,多點Dmall曾兩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但均無功而返。

招股書顯示,多點Dmall爲本地零售業的零售商提供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按2023年收入計是該領域最大的服務商。背靠“物美系”,多點Dmall營收穩定增長,但仍舊存在盈利挑戰,近三年累計虧損33.2億元。

多點Dmall是物美集團創始人張文中的“二次創業”項目,也是作爲物美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環。張文中自身的經歷,頗爲跌宕起伏。他早年一路學霸開掛,中年創業成功把企業做上市後卻蒙冤入獄近十年,2013年獲釋後堅持申訴,最終被改判無罪。

物美科技在2021年嘗試赴港上市,但未能成功。儘管如此,這並不影響張文中個人財富的積累。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中,他以200億身家位列榜單的1274位。這次多點Dmall如果成功上市,其個人財富有望進一步增長。

01 三年三闖港交所

2013年出獄後,錯失電商黃金期的的物美創始人張文中,以一種近乎迫切的姿態投身到數字化平臺的建設中。

“2006年至2015年我和物美錯過了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時期。直到2015年我辦了一家公司叫多點,儘管我們經歷了很艱難的時刻,但再次從數字化入手,嘗試對零售企業的改造。”張文中後來曾表示。

多點Dmall成立之後,獲得了多輪融資。2015年4月份,公司啓動了A輪1.06億美元的融資,不過據招股書,這筆投資的完成日期到了兩年後的2017年5月份。

2018年到2019年間,多點先後完成B系列輪融資共計1.76億元。其中2019年7月份的B++輪之後,投後估值爲17.26億美元。

2020年8月,多點完成3.7億美元C輪融資,投後估值爲23億美元;2021年10月再次完成5180萬美元C+輪融資,投後估值達30.52億美元。

以此計算,公司成立以來完成了三輪融資,累計融資金額超7億美元,投資方包括IDG資本、騰訊、金蝶、聯想、興業銀行等。

伴隨着估值不斷提升,多點Dmall已成長爲本地零售業的零售商提供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的頭部企業。

招股書援引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顯示,按2023年收入計算,多點Dmall是中國最大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市場份額爲6.5%;按2023年商品交易總額計算,多點Dmall是中國最大零售雲解決方案服務商,市場份額爲10.9%。

與此同時,多點Dmall也逐步開啓國際化之路。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在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柬埔寨、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波蘭7個國家或地區建立業務據點。其中,波蘭是多點Dmall與德國的麥德龍集團合作、進軍歐洲市場的第一站。

2021年至2023年,多點Dmall來自海外市場的收入分別爲2030萬元、8030萬元及1.23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1.9%、5.4%及7%。

根據招股書,2022年,張文中卸任多點Dmall董事會主席,目前僅擔任公司高級顧問。雖說張文中不直接參與公司運營,但多點Dmall還是深深打上了其家族的烙印。

目前,張文中的外甥張峯爲多點數智的聯合創始人,擔任公司的執行董事兼總裁。此外,張文中“95後”的女兒張康融,其曾於2022年11月擔任多點數智的非執行董事,但於今年4月19日辭職。

持股方面,IPO前,張文中通過Celestial Limited等實體直接和間接累計持有多點58.36%的股權。外部機構方面,持股靠前的有IDG持有7.67%,興業銀行持股爲3.32%,騰訊持股爲3.26%等。

此前,多點Dmall已兩度嘗試衝擊資本市場,但均無功而返。2022年12月和2023年6月,多點Dmall曾兩度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均因申請滿6個月無明顯進展而“失效”。

02 收入依賴“物美系”尚未盈利

作爲零售數字化解決方案服務商,多點Dmall構建了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零售商增加收益及降低成本。

據招股書,公司的零售核心服務雲(包括專有的Dmall OS系統及AIoT解決方案)整合了一系列幫助零售商數字化及優化其運營的功能。

其中,Dmall OS系統(包含產品採購流程管理、供應鏈管理、產品管理、門店管理、消費者會員管理、總部管理及分佈式電商等,一般允許客戶單獨訂閱)處理零售商日常運營的最關鍵部分。

而AIoT解決方案,則幫助零售商建立全面數字化零售場景,整合線下數據以實現更高效的門店管理。

綜合來看,該集成方式幫助零售商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及削減成本。使用多點Dmall零售核心服務雲的客戶數目自2021年的234家增加至2023年的544家。

與此同時,多點Dmall亦提供電子商務服務雲以及營銷及廣告服務雲下的提供服務。

因此,多點Dmall通過提供零售核心服務雲、電子商務服務雲、營銷及廣告服務雲服務等從客戶處獲取收益,2023年上述三項業務收入佔比依次爲74.3%、17.1%、8.6%。

收入方面,2021-2023年,多點Dmall營收分別爲10.45億元、15.01億元、17.5億元。其中,過去三年來自物美系(物美集團、麥德龍中國實體、重慶百貨集團、銀川新華集團)的收入分別爲7.09億元、10.69億元和13.11億元,營收佔比分別是67.9%、71.3%及74.9%。

儘管背靠關聯方“物美系”這棵大樹,但公司仍然沒能實現盈利。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1年、2022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點Dmall分別虧損18.25億元、8.4億元、6.55億元,經調整虧損分別爲9.59億元、2.96億元、1.4億元。

同期,公司的總毛利率分別爲34.3%、44.6%及40.7%,毛利分別爲3.58億元、6.69億元、7.12億元。毛利持續改善,以及控制成本及優化運營效率,是業績逐年減虧的主要原因。

據招股書,2021年至2023年,多點Dmall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爲6.08億元、3.07億元、1.8億元,佔總收入的比分別爲58.2%、20.5%、10.3%。

同期,公司的研發開支從2021年的6.14億元減少至2023年的5.51億元,佔總收入的比由2021年的58.8%減少至2023年的31.5%。

儘管在減少支出,然而多點Dmall現金狀況不容樂觀。財報顯示,截至2023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只有5.33億元,相較2020年年末的11.35億元,過去三年公司的減少約6.02億元,。

連續虧損之下,自身造血能力不足,經營層面的壓力或許是多點Dmall着急上市融資的主要原因。

03 62歲張文中能否收穫一個IPO?

波瀾壯闊的中國零售業發展史上,誕生了多位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張文中是其中繞不開的一位人物。

1962年,張文中出生于山東。1983年,他從南開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又先後在中科院系統科學研究所、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博士及博士後。

其中本科畢業後,張文中曾短暫到大慶油田工作。但其後的求學生涯,徹底改變了他人生,尤其在美國硅谷的經歷讓他認識到技術對於商業活動的賦能作用。

1993年初,張文中回國創辦信息技術公司卡斯特。隨後,爲了展現自己開發的pos機、信息系統的使用價值,張文中乾脆自己創辦了一家示範超市。1994年底,物美綜合超市翠微店在北京開張。

在當時所有零售業科技應用水平都很低的情況下,採取集中採購模式的物美很快脫穎而出。2003年,物美旗下子公司物美商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上市,成爲內地第一家港股上市的民營零售企業。

正當張文中的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打擊突如其來。2006年張文中被帶走調查。2009年3月,張文中因“詐騙”、“單位行賄”等罪名,被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50萬元。

在服刑期間兩次減刑後,2013年2月,張文中刑滿釋放。但其創辦的物美卻錯過國內傳統零售業整體轉型的黃金期,掉出國內零售業第一梯隊。

到了2015年,物美選擇了私有化。彼時時任物美董事長蒙進暹對外表示,“一方面港股市場對公司估值一直偏低,市盈率只有8倍多,融資力度也不是很大。另一方面公司併購擴張受到牽制,最終決定私有化。”

出獄後,張文中一方面持之以恆地申請無罪,並在2018年獲得全國最高法院的無罪宣告;另一方面,他重新活躍於零售江湖,希望和第一次一樣用技術促進中國零售業的變革。

與此同時,近年來物美集團一直處於高速擴張狀態,其中包括了收購百安居中國70%股權、樂天瑪特華北區21家門店、接盤70多家鄰家便利店、收購重慶商社集團45%股權、收購麥德龍中國80%股權等一系列大動作。

官網顯示,物美集團在全國擁有超過1800家多業態門店,年銷售規模逾1000億元。雖然體量迅速擴張,但物美二次上市目標卻未能實現。

2021年3月,原物美商業和麥德龍中國曾被打包成物美科技赴港股上市,但之後就沒有了下文。如今,張文中似乎把上市的重點放在了多點Dmall身上,但能否最終圓夢,目前尚未可知。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雷達Finance”(ID:leidaplus),作者:X編輯,36氪經授權發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