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雨瑤

在重慶市渝北區嬋衣路1號,每過3分鐘就會有一架飛機從上空飛過。定位清潔、節能的新材料企業——重慶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再升科技”)總部就坐落於此。

近兩年,隨着“在森咖啡屋”的意外走紅,讓這裏變成了一個網紅打卡地,這一咖啡屋原是再升科技一手搭建的商務“會客廳”,眼下吸引着大量遊客前來拍照。與此同時,在重慶市提速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的當下,再升科技也肩負着引領材料行業提質發展的重任,今年以來,前來拜訪、調研的人絡繹不絕。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來到再升科技總部,上午九點,再升科技副總裁楊金明已十分忙碌,在接受完記者採訪後,還有好幾撥人等着他。這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究竟有何吸引力?

延伸業務佈局

“在森咖啡屋”位於再升科技總部大樓前,是一座下沉式的咖啡小屋。

“我們公司的位置在航道正下方,飛機經過的地方往往會比較嘈雜,但整個咖啡屋這麼安靜,是因爲我們用了自己的技術、材料,起到了很好的隔音、淨化效果。”在咖啡屋內,楊金明向記者說。

“慕名前來的消費者不僅可以買杯咖啡、拍照打卡,還可以基於再升科技研發的家居材料、節能材料的商業體驗,感受更潔淨的生活環境。”談及“在森咖啡屋”的未來定位,楊金明透露,今後這裏還會打造成一片展示體驗區。

“在森咖啡屋”由再升科技一手打造,“在森”即“再升”的諧音,寓意“世界在窗外,森林在我家”。這個佔地面積約400平方米的咖啡小屋,原本的設立初衷是展示再升科技清潔、節能兩大主業,如今的走紅也讓再升科技進入更多人的視野。

2007年成立的再升科技,於2015年在上交所上市。“從‘再升’起名的時候,我們就定位爲一家面向未來穩健成長的公司。”楊金明向記者闡述了再升科技名字的具體內涵,“再升”即“再升一級、再升一檔、再造提升”。

再升科技專注節能、潔淨領域,持續在“專業無塵空間、移動無塵空間、固定無塵空間”三大應用場景中推出系列產品。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再升科技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達3.4億元、3236萬元。截至2023年末,再升科技的海內外收入佔比約爲7:3。此前,公司主打產品多涉及工業領域的潔淨空間,如生物醫藥、電子信息、農牧生產等領域。

“現在我們的很多產品除了以工業專業潔淨空間爲主外,還延伸到了移動空間、固有空間。”談及現有業務佈局,楊金明表示:“像移動空間,在飛機、高鐵等領域,公司已研發了相關材料。此外,時下火熱的新能源汽車領域,也是公司未來在移動空間將佈局的方向。”

一些民用住宅等固定空間也是再升科技未來將要重點開拓的領域。楊金明透露:“我們希望今後能將無塵空調的成熟技術推廣到千家萬戶,這可能也是未來一個新的業務增長點。”

主動攻克技術難關

走進再升科技總部四樓的纖維研究院,恆溫恆溼實驗室、超細玻璃纖維、高低溫交變溼熱試驗箱、過濾器……不同的簡介牌將公司的業務一塊一塊地拼湊出來。

再升科技目前擁有三大生產基地,其中最大的位於四川宣漢。在公司陳列的一條生產線模型一旁,負責微纖維玻璃棉的研究員唐露向記者介紹,一條生產線承接了產品的全流程生產。“從最開始的玻璃纖維棉原料,通過像爐窖一樣的高爐熔化成溶液,溶液經由離心盤甩出來,在高溫處理後最終形成一根根細小的絲,這就是微纖維玻璃棉的生產過程。”唐露告訴記者,最終生產出來的細絲最細直徑可達到0.1μm,大概是頭髮絲的1/800。

因具有超細、柔軟、生物安全性等特點,這些微纖維玻璃棉可廣泛應用於建築、醫療、電子、農牧業、航空航天等領域。截至2023年底,再升科技已建成多條微纖維玻璃棉生產線,年產能達到12萬噸。“比如,生產芯片的電子廠往往需要超淨的環境,安裝了空氣淨化過濾裝置後,就能通過過濾板塊物理攔截空氣當中的粉塵雜質。”唐露介紹。

記者在成品展覽區看到,放置於透明瓶子裏的微纖維玻璃棉潔白細膩,加工成濾紙、芯材及隔板等產品後可起到淨化、節能、保溫等效用。

其中一個展臺上放置着一塊塊像超薄小地毯一樣的微玻纖過濾氈。“這是國產大型客機C919正在使用的專用超細玻璃纖維,俗稱‘飛機棉’。”唐露表示。“飛機棉”是飛機客艙艙體隔音隔熱系統中的一種輕質、柔性材料,相比直徑爲5μm至10μm的常規玻璃纖維,“飛機棉”要求的超細玻璃纖維直徑平均爲2μm。此前,全球只有兩家外國企業能夠生產此類“飛機棉”。

2016年,再升科技基於自身技術優勢,毛遂自薦爲C919大飛機研製“飛機棉”。經過長達5年的技術攻關,2021年,再升科技第一批“飛機棉”樣品交付中國商飛,成功運用到首架C919大型客機上。

如今,再升科技已實現“飛機棉”的自主研發,成爲國內唯一能夠批量生產“飛機棉”的企業,“飛機棉”這種隔音、隔熱性能優異的產品,還可應用到高鐵、船舶等領域。

再升科技所處的重慶市,正在因地制宜壯大現代製造業集羣。2023年6月份,重慶召開全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提出着力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

做大做強做優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製造業、先進材料這三大萬億元級產業集羣,是“製造強市”的中流砥柱,也是重慶打造“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羣體系的核心。

作爲在超細玻璃纖維領域深耕多年的材料企業,再升科技是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一員。對此,楊金明表示:“未來公司將持續以科技創新爲動力,同時深耕技術產品,不斷擴賽道,並積極以數字化爲引領,在材料行業中發揮帶動作用。”

2023年,公司研發投入爲1.11億元,佔總收入的6.73%,爲公司創新產品提供了資金和技術保障。“未來,公司將繼續從加大研發投入、積極創新先進技術、加強人才培養、加強與國內外領先企業合作等方面入手,提升自身競爭力。”楊金明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