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德州日報

德州學院附小請來38名博士,助學生、老師、家長共成長——

一年上了210節“博士課”

德州學院博士團隊教師爲科學社團授課。記者 陳錕 通訊員 張明超 攝

□本報記者 王志強 陳錕

初夏的德州學院附屬小學,生機盎然。陽光灑在校園西側的菜地上,小麥和韭菜茁壯成長,校園東側的養殖園內,兩隻孔雀點綴着校園風光。

更引人注意的是,該校的一堂堂博士課。

5月9日下午4點,德州學院附屬小學美術社團課上,德州學院美術學院牟玉晗博士爲學生們講解素描下筆時的注意事項。老師講得仔細,學生們聽得認真。

同一時間段,來自德州學院的其他4名博士分別在葫蘆絲、電鋼琴、科學、心理社團開講。

“每週5節博士社團課,加上每月的博士講座、科學實踐等活動,一年來,我們邀請38名德州學院的博士,爲師生和家長提供了210節博士課。”學院附小校長譚善嶺說。

德州學院附屬小學和德州學院相鄰,早在2020年,隨着德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王萍博士送教到學院附小,“博士進校園”活動的序幕正式拉開。

通過國旗下講話、爲學校社團授課等形式,博士們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隨着活動的持續開展,影響逐步擴大。去年9月份,學院附小將這項活動升級爲“博士助成長”。“德州學院的博士團隊,這麼好的資源,我們要充分利用起來,不僅僅是助力學生成長,還要助力老師和家長成長。”譚善嶺坦言活動升級的初衷。

學生們受益。

國旗下的講話,德州學院的博士們以自身經歷激勵學生立長志;心理學博士楊蓮蓮走進課堂,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完善“心靈有約”心理諮詢室;徐琦博士教授葫蘆絲、張曉冉博士開展陶藝教學、王偉博士爲科學社團授課等,爲學生們帶來豐富多彩的音樂、手工、科學等課程。

教師們點贊。

“博士授課,受益的不僅是學生。在博士團隊的影響下,學校老師們的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副校長周國麗說。在心理學博士團隊的幫助下,學院附小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跨越式進步。在音樂學院博士團隊的影響下,音樂教師孟志超在山東省首屆中小學音樂教師基本功展示活動中獲得小學組教學素養單項一等獎,學院附小“一生一樂器,樂聲潤童年”項目獲得山東省小學音樂教學創新成果一等獎。

家長們叫好。

“馬教授,現在我和孩子的關係改善了好多,感謝您的指導。”4月27日,又一個家長開放日,學生家長李女士專程向前來學校講座的馬萌博士表達謝意。在之前開展的家長開放周活動中,學院附小邀請了德州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家庭教育服務團開展專業講座,爲期5天,每天由1名博士爲家長講授親子溝通的方法和策略。

“‘博士助成長’是‘博士進校園’活動的升級版,‘博士助成長’本身也在不斷成長。博士對於我們來說是稀缺資源,我們要充分發揮地緣優勢,不僅請博士進校園講座、授課,今後還要邀請他們進辦公室教研,開展深層合作,助學生、老師、家長共成長。”譚善嶺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