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德州日报

拓宽升学渠道 助力学子圆梦

——访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和民继教育科科长周涛

□本报记者 李艺 本报通讯员 夏勇

今年,我市中职学校首次开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试点,这跟以前的“三二连读”有什么不同?5月13日,记者采访市教育局职业教育和民继教育科科长周涛,对中职学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进行了详细解读。

记者: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范围是什么?

周涛:今年,省教育厅遴选部分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在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一批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教育专业点名单中,德州高级师范学校、陵城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禹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德州信息工程中等专业学校、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7所中职学校的31个专业入选,拓宽了初中毕业生在家门口上大学的路径。

记者:中职学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与“三二连读”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周涛:区别于现行的“三二连读”中高职各自分层培养、贯通融合不足的现状,五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中职和高职联合确定,更加符合初中起点的学生成长和学习。初中毕业生通过这一招生政策升学,比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前1年拿到专科毕业证书,同时还节省了3年普通高中和1年高职的学费,接受的专业训练时间相对更长,是初中毕业生通往大学的一辆“直通车”。目前第一批入选的7所中职学校31个专业都是具有较高水平的品牌专业,有很强的竞争力。

记者: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采取什么样的培养模式?

周涛:五年培养均在中职学校,高职院校通过全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安排教师支教等方式参与人才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得益于五年贯通培养,中职学校办学层次提升到大专,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从高一入学开始,企业可以连续五年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学生大专毕业后就业优势明显。

记者: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对学生进行管理?

周涛:由参与的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共同负责,共同制定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其中,教学组织管理、学生日常管理、实习实训等环节,以中职学校为主;学生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专科教育阶段学籍学历管理,由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分别负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