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衡水日報

踐行“四下基層”制度 深入一線“把脈問診”

景縣開展精準靶向調研辦實事解民憂

本報訊(見習記者李雲鬆通訊員李娜)近來,景縣踐行“四下基層”制度,圍繞鄉村建設、產業發展、環境衛生、務工就業、防返貧監測等鄉村振興內容,開展精準靶向調研。

景縣針對各領域的薄弱環節專門制定27個調研課題,縣委書記帶頭深入一線“把脈問診”,共開展“領導幹部爲民辦實事”“社情民意懇談會”“幹部遍訪脫貧戶”等走基層活動18場,發現共性問題23個,推動調研成果轉化5個,切實讓羣衆看到問題解決的實際成效。

“一週前我們正愁村裏的路坑坑窪窪不好走,縣裏領導來調研了,把在家的黨員、羣衆代表都喊過來,現場讓大夥反映有什麼困難,大家就反映這條路雨天沒法走。這不,才幾天時間,路就快修好了。”安陵鎮榆杭村黨支部書記劉洪博欣喜地說。

調研期間,通過組織發動職能部門採取協作聯動、蹲點調研、隨機走訪等方式,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基層單位,下沉幹部1289人次開展針對性調研,共徵集“第一手”問題1780個。對存在的問題統一實行臺賬管理,逐項建立問題彙總清單、責任交辦清單,明確工作措施、完成時限和目標要求,推動調研成果轉化爲擔當履職的實際效能。

據景縣相關負責人介紹,爲提高調研效率,景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依託848個農村黨支部和8個社區黨支部建立856個黨建微信羣,通過隨手拍、線上提交等方式,收集就業增收、看病上學、住房養老等羣衆心願396個,抓住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進一步列實“問題清單”,把“羣衆想要的事”變成“政府要乾的事”,不斷提升人民羣衆的幸福度、滿意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