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寶雞日報

人生百年書做伴

◎王小強人生百年,好書相伴。真正理解這句話,是我人到中年,孩子上初中以後。隨着經濟條件的好轉,經歷過妻子患病的人生遭遇,渴求內心寧靜的我重拾起買書、讀書的愛好。

起初是買書法字帖,一到市上就去寶雞書城、漢唐嘉匯和萬邦書城走走,碰見喜愛的就買。2012年冬天,我先在縣城買來孫犁先生的《白洋淀紀事》,隨後又在市上買回心儀已久的《孫犁散文》。從此,我就重拾少年時的文學夢想,鍾情於書城了。書架上琳琅滿目、物美價廉的特價書吸引了我渴求的目光……隔段時間不去,心裏就空落落的,生怕錯過心愛的書籍,就似初戀中的少男少女,常懷“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之感!每次去市上,都要去書城遨遊。

有一次,陪兒子檢查完眼睛,又去萬邦書城一飽眼福。在書架前,一本本裝幀樸素、價位合宜的特價書讓我流連忘返,拿起這本、放下那本,反反覆覆四五次,最終抱得“美人”歸。結賬時,一下傻眼了,哎呀,錢包裏只剩下5元錢了,我問兒子,你還有錢嗎?兒子瞪眼望着我,“只有五毛!”無奈,我只得放下印刷精美的《吳昌碩畫集》。誰料,那次的“擦肩而過”,竟讓我與那套心愛的畫集無緣了。去年國慶假期,在寶雞辦完事,腳又不聽使喚了,急急地奔向書城,一看僅剩《鄭板橋畫集》了,我二話沒說,拿起一本轉身就去結賬。

每次去萬邦書城,我總是乘興而去、滿意而歸。在這裏,我買回了喜愛的文學書籍、欽慕的名人傳記。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也從2013年夏天起,拿起久已擱下的筆,陸續發表了一系列關於兒時生活、親情記憶的文章,一篇徵文還在全市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徵文中獲得了二等獎。這一切,都緣於我對讀書的熱愛。

前不久,我又去逛書城,看到的一幕讓我久久難忘:一位衣着平平的中年男子,在特價書架前,發現了餘秋雨的《千年一嘆》,激動得喃喃自語,渾然忘我地翻讀起來,他蓬亂的頭髮上分明落有工地的灰塵;一位退休大媽,在書架前瞅來瞅去,細心地挑選,抱了兩三摞書去結賬,那愜意中散發的高貴氣息,就像深秋金黃的銀杏葉一樣嫺靜,攝人心魄。

阿根廷國家圖書館館長、詩人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我想說:“人生百年,好書相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