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網

1994年5月9日,瀘州老窖在深交所掛牌交易。近日,在上市30年之際,瀘州老窖發佈的相關數據指出,截至2023年,營業收入從上市初的3.17億元增長至302.33億元,增長了94倍;歸母淨利潤從上市初的1.04億元增長至132.46億元,增長了126倍。

發展成果顯著 上市以來股價漲641倍

1993年9月20日,四川省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批覆同意原瀘州老窖酒廠改組設立“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當年10月25日,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公開發行股票。1994年3月11日,瀘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暨首屆股東大會召開,並於同年5月9日在深交所掛牌交易。此後的30年間,經多次轉增、配股、定向增發、股權激勵,公司總股本已由最初的86880000股增至1471987769股。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瀘州老窖的股價自上市以來漲幅逾640倍,該數據在A股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數據來自萬得資訊統計的A股“上市首日至2024年3月29日的區間漲跌幅”)。

分紅方面,根據瀘州老窖披露的相關報表,公司在兼顧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堅持實施積極的利潤分配政策,保持利潤分配的連續性和穩定性。自上市以來,公司30年間累計現金分紅總額爲353.53億元,分紅率爲61.14%。

多舉措促發展兼顧品牌、產能與科技

隨着在深股的“市齡”來到30歲,如何看待企業成績的增長,瀘州老窖認爲這歸功於四方面原因:

長期堅持品牌塑造。1952年的第一次全國評酒會上,其躋身中國“四大名酒”,併成爲唯一蟬聯歷屆全國評酒會“中國名酒”稱號的濃香型白酒。瀘州老窖聚焦“雙品牌、三品系、大單品”發展佈局,持續提升國窖1573品牌價值,推進瀘州老窖名酒價值迴歸,以品牌創新促進白酒的年輕化、國際化、時尚化發展。

以老窖池和新園區完善產能保障。瀘州老窖擁有從公元1324年傳承至今700年,歷經24代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製技藝”和從公元1573年連續使用至今451年的“1573國寶窖池羣”構成的“活態雙國寶”資源。2020年,瀘州老窖黃艤釀酒生態園全面投產,園區集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於一體,標誌着瀘州老窖邁向了科技引領下的全新發展階段。瀘州老窖不僅堅持古法釀造,更以智能科技爲驅動,實現了產能的飛躍。

推動新質生產力賦能科技創新。2024年1月,瀘州老窖智能包裝中心正式投用,同時依託國家固態釀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圍繞現代農業、循環經濟、智能釀造、食品安全、風味與健康等多個重點技術領域展開研究,推動白酒行業科技創新與轉型升級。截至2023年年末,瀘州老窖累計擁有專利授權527件,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88件,獲實用新型授權339件。

堅持履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近年來,瀘州老窖積極參與各項公益、扶貧活動,連續三屆榮獲“中華慈善獎”,並先後獲得“全國社會扶貧先進集體”“中國紅十字奉獻獎章”“全國慈善愛心企業”“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四川省先進定點扶貧單位”等多項殊榮。2015年至2023年,公司在捐資助學、社會幫扶、其他公益事項中現金總支出超過2.6億元。瀘州老窖秉承“天地同釀人間共生”的企業哲學,以實際行動回饋社會,承擔服務國家戰略和服務民生的國企職責。

樹立長遠眼光 以科技創新促高質發展

2024年對於瀘州老窖而言,是步入資本市場的“而立之年”。站在上市30週年的新起點上展望未來,瀘州老窖認爲,科技仍是白酒產業的第一生產力,白酒企業抓科技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時期,科技創新對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起着關鍵引領作用,關鍵在於增強新質生產力,推動中國白酒價值創造。

瀘州老窖表示,未來公司將憑藉自身的區位自然環境優勢、窖池和釀製技藝優勢、品牌優勢、質量與科技優勢和人才優勢,以“堅定、攻堅、創新、協同”爲發展主題,持續推動企業及白酒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