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2003年畢業以後,閻靜便加入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21年過去,她從普通的主治醫生,成長爲科室骨幹力量。

“經常站在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可以讓患者感受到,面對疾病,並不僅僅是他自己在戰鬥,醫生是他的堅定同盟和堅強後盾。”在行醫生涯中,閻靜始終用實際行動踐行這一理念,深受患者愛戴。

工作中的閻靜

用心用情用智,方能贏得信任

“閻靜主任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能得到她的治療,我很安心。”這是患者們送給閻靜最多的評價。

在從醫生涯中,閻靜擁有許多相識多年的老患者,他們之間故事也讓人倍感溫暖。

“其他醫院我都不去,我還是信任你!”說出這句話的黃大姐就是其中一位。十年前,黃大姐因爲左眼眼疾前來醫院就診,結識了閻靜,並對閻靜精湛的醫術讚不絕口。十年後,當她右眼出現問題時,她再次來到了閻靜的診室。“閻靜主任的技術和服務讓我終生難忘,看眼病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她。”再次恢復視力後,黃大姐拉着閻靜的手感激不盡。

一次診療,換來十年信任,這是因爲閻靜始終堅持“以患者爲中心”,努力做到不辜負每一位患者。她說,眼底病病種繁多、病因複雜、病情多變,對醫生和患者是雙重考驗。眼底病內科的患者患病週期長、視力差,更要以最合理、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給患者帶來光明。

有時候遇上“不聽話”的患者,閻靜比患者還着急。

曾經有一位33歲的患者小盧,經過檢查,被診斷爲雙眼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性黃斑水腫。除了血糖高,他的血脂、血壓和尿酸也都高於正常值。但在此前,自認爲年輕的他,從未接受過體檢。“我怎麼可能會有糖尿病,一定是你們檢查錯了。”小盧激動地說道,一口咬定是閻靜的診斷出了問題。

小盧的血糖再不控制,眼睛將有失明的危險,由於小盧抗拒治療,閻靜只能經常利用休息時間找他聊天。當得知小盧一個人在武漢闖蕩多年,喫飯不是點外賣就是喫宵夜,平時可樂當水喝,閻靜又心疼又急切。

“就你這飲食習慣,長期攝入高油、高鹽、高糖、高脂肪,使血糖紊亂,平常又缺乏鍛鍊,這糖尿病應該患四五年了,你還這麼年輕,爲了以後能有個好身體,也要趕緊治療啊!”閻靜勸說道。

最終,在閻靜苦口婆心的勸導下,小盧在綜合性醫院調整血糖後,回到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接受了治療,避免了失明的危險。

“學”無止境,盡心竭力解除病痛

閻靜正在爲患者檢查眼睛

“眼科醫生就是在黑暗中重現曙光的光明使者,這是我們的責任,爲了患者的眼健康,我們就應該全力前行。”閻靜說。

爲了能還患者一個光明,也爲了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閻靜不斷地參加各種學術論壇,和國內外的眼科專家交流學習,在國內專業雜誌發表多篇論文,參與編寫《臨牀眼科診療常規》,2016年入選“武漢市中青年骨幹人才培養工程”。

多年來,閻靜在忙碌的治療和科研之餘,還在孜孜不倦培養醫學新人,爲他們創造分析、探索、理解、解決問題的學術氛圍,令衆多學生受益匪淺。

“眼前有黑影飄動是咋回事?”“哪幾類人羣容易眼中風?”“家有老人請注意,這種眼病可能導致失明!”“糖尿病患者應該這樣防治糖網”……

近年來,閻靜還將不少精力都放在了醫學科普上,儘量將深奧難懂的醫學知識,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講述出來,帶動大家一起學習。“任何疾病都是防大於治,大家對眼科知識知道得越多,就可以更好地愛護自己的眼睛,愛護家人的眼睛。”閻靜說,一個患者背後牽動着整個家庭,如果這些科普知識能夠幫助患者及早干預,就可以避免給患者和家庭帶來更大的傷害。

在閻靜看來,醫生的工作就是幫助患者減輕痛苦,“爲患者帶去治癒、幫助和安慰,都是我們的職責”。在力攻眼底頑疾的道路上,閻靜一路奔跑,義無反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