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施芳

“這校門口的牆面重新裝修了,不僅介紹了中關村一小的歷史,還講了好多地區歷史故事,邊等孩子放學邊學歷史文化,還挺長知識的!”近期,家住中關村街道的劉奶奶在接送孫子上下學的路上,有了新發現。

劉奶奶所說的文化牆位於中關村南二街,是環抱着中關村第一小學的南牆和東牆,文化牆總長140米,附近的居民路過時,不少人都被文化牆上鮮亮的顏色和圖文所吸引,紛紛駐足仔細觀看。“新中國與保福寺小學”“向現代科學進軍”“科學家精神的火種”“投身改革開放大潮”“追逐新時代的星辰大海”“中關村的閃亮精神”……牆面上六大主題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展開,每個主題都以章節概述、地區歷史、學校故事的形式串聯,展現了隨着時代更迭,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工作者們發揚愛國、創新、求實、育人的科學家精神,團結奉獻、艱苦奮鬥,爲新中國的各項事業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

“爲了與學校的整體風格更和諧,我們選用了與一小logo同色的橙、紅、藍三色爲文化牆的主色調,明快鮮亮的顏色不僅引人注意,也展現了學生們陽光向上、積極樂觀的態度。”中關村第一小學負責人介紹:“中關村一小有着豐厚的辦學歷史,這裏培育了很多科技工作者,也是中國科學院早期人才培養基地。今年重新整修圍牆的時候,我們希望將其改造成一個能同時展現學校‘科學啓智、教育立身’特點與地區科學家精神特色的宣傳陣地,爲此,我們找到屬地中關村街道做內容與設計支持。”

“中關村村史館作爲我們街道的社區博物館,爲文化牆提供了大量關於學校歷史、區域文化、科技創新等圖文素材。臨街牆面作爲城市公共區域空間,不僅具備隔離區塊的功能,也賦予了讓居民、師生、家長了解地區的歷史文化和精神傳承的文化屬性。”中關村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爲加強基層文化陣地建設,中關村街道積極建設社區文化綜合體——中關村村史館,深入挖掘歷史、舉辦特色展覽、傳承弘揚精神,打造了一批具有中關村特色的文化品牌。中關村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未來以村史館爲圓心,輻射帶動區域內各個院所與企業的展館成爲傳播區域文化的共同體,將小巷牆面、小微地塊等城市公共空間作爲文化宣傳微展廳,充分發揚以企業家精神、科學家精神等組成的中關村人的精神譜系,充分發揮科技與文化融合助推高質量發展作用,以高質量的文化陣地建設滿足羣衆精神文化需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