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宏觀

中國人民銀行週三開展125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中標利率維持在2.5%不變,因當日有1250億元MLF到期,本月MLF實現等量續作,結束此前連續兩個月縮量續作的態勢。

分析師表示,在國內經濟企穩向好、美元強勢依舊、商業銀行息差承壓的背景下,MLF操作利率不變符合預期。同時,央行以較低的投放量對沖較低的到期量,實現等量續作,既是爲配合即將開啓的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體現財政、貨幣政策協同發力,也符合其防止資金空轉的政策意圖。整體而言,短期內下調政策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的可能性都不大。

“短期內降準、降息或難以兌現,央行將密切關注國內經濟走勢和海外政策變化,靈活有效開展公開市場操作,來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但伴隨內外環境變化,基於總體政策目標,年內降準降息或仍存一定落地空間。”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觀分析師也表示,近期市場利率全面下行,而且已較大幅度向下偏離政策利率中樞,當前不具備下調政策利率的市場環境。另外,一季度經濟增長超預期,當前處於政策效果觀察期,降息的迫切性不高。

他還表示,在MLF操作利率保持穩定、近期銀行淨息差有可能進一步收窄的背景下,5月兩個期限品種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都將保持不變。

4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及早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後,市場對降準一度存有較高的預期。但財政部週一發佈的2024年一般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計劃表顯示,今年擬發行的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分爲20年、30年和50年三個品種,分別發行7次、12次和3次,發行時間從5月中旬持續至11月中旬。分析師指出,由於本次特別國債發行時間跨度大,避免了集中發行對流動性造成的階段性衝擊,央行降準配合特別國債發行的必要性也隨之下降。

從本次MLF操作來看,央行也無意過多投放資金,在對沖到期量後,僅維持等量續作來平衡市場供需。

“5月MLF到期量爲1250億(元),爲近10個月以來最小到期規模;當月操作規模爲1250億(元),也是近10個月以來最小投放量。”王青說,背後是當前銀行體系流動性較爲充裕,商業銀行對MLF操作的需求減少。

他還指出,值得注意的是,4月金融數據出現劇烈波動,其中,受信貸資金防空轉、政府債淨融資大幅收縮等短期因素疊加影響,新增社融罕見負增長,但這並不具有趨勢性意義。接下來,伴隨“信貸均衡投放”效應反轉,新增信貸有望持續同比多增,而在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的同時,專項債發行也會顯著提速,預計後期銀行對MLF的操作需求將會增加,MLF有望轉向加量續作。爲支持信貸合理增長,配合政府債券順利發行,也不排除央行三季度實施降準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