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有分公司再接罰單,5月14日,江西證監局近日對興業證券江西分公司及其員工李曉林採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並將該事件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據調查,興業證券江西分公司的員工李曉林在職期間存在違規行爲,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與客戶約定分享投資收益,二是向客戶承諾承擔損失。這兩種行爲均違反了證券公司的合規經營原則,可能對市場造成不良影響。

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證監會令166號修訂)第六條第四項的規定和《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第一款均對上述行業的約束規定。

經紀業務多見違規事件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興業證券今年以來的首罰。公開信息顯示,今年2月7日,興業證券深圳分公司及其員工葉煒因存在向他人推介非興業證券代銷的私募基金產品、組織他人合資購買該基金、知曉客戶證券賬戶非本人操作未有效處理、泄露客戶賬戶持倉及收益等情況。

監管部門認爲興業證券深圳分公司內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進行不當營銷宣傳,還有其他內控不規範,其他損害他人利益行爲的情況,因此出具警示函。

今年以來,券商各業務條線因合規管理問題被處罰的情況頻現。易董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因違反《證券公司和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合規管理辦法》而被處罰的記錄共有68條,其中涉及興業證券、中金財富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中原證券華安證券、開源證券、原新時代證券(現誠通證券)、華泰證券國信證券中國銀河天風證券光大證券、國盛證券、中泰證券西南證券國元證券、民生證券、國泰君安、粵開證券、華西證券方正證券22家券商。

在上述的處罰案例中,記者注意到違規行爲主要集中在證券經紀業務領域,以及從業人員的資格和從業規範問題上,這一現象凸顯了證券公司在合規管理和專業培訓方面亟待加強的必要性,證券經紀業務作爲證券公司的核心業務之一,其合規性直接關係到公司的聲譽和市場地位。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道,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一些證券公司爲了追求業務規模和收入,可能會忽視合規管理的重要性,導致違規行爲頻發;從公司內控角度來看,一些證券公司的內部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不完善,或者執行不到位,導致合規問題不斷出現。頻繁產生合規管理問題會對公司聲譽和市場地位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導致業務停滯、投資者流失等嚴重後果。

合規漏洞“應對法”

今年以來,監管機構針對上市證券公司及相關金融機構的合規管理問題出臺了多項新規,以加強行業規範。5月10日,中國證監會對《關於加強上市證券公司監管的規定》進行了修訂並正式實施。

《規定》強調了上市證券公司在全面風險管理和全員合規方面的領導作用,旨在提升公司治理的現代性和有效性,增強內部控制與制衡,改進人員管理,並優化激勵與約束機制。爲提高合規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上市證券公司應關注以下四個關鍵領域的完善和強化:

公司治理結構。應構建一個透明的股權結構、精簡的組織架構、清晰的職責界限、完善的信息公開制度、合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有效的內部控制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此外,公司還需建立一套健全的組織架構運作機制,確保公司的獨立和穩定運作,並全面實施風險管理,加強對國內外子公司的管理。

加強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監管。明確禁止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通過不合規的關聯交易、投資、融資、擔保或金融產品銷售等手段,非法佔有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金和資產,或侵害公司、其他股東及客戶的利益。

規範財務報告。須確保其財務報告的編制和披露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和相關披露規則,以公正地展示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

強化員工管理與激勵機制。上市券商應建立和完善員工管理和長期激勵約束機制,避免過度的短期激勵。同時,公司需要持續優化考覈問責體系和聲譽風險管理體系,並依法合規地公開薪酬信息。

強監管背景下,上市證券公司及其相關金融機構面臨着更高的合規要求。具體來看,證券公司應當採取怎樣的措施來有效應對或減少因合規管理或員工執業規範問題受處罰的情況呢?

上述有關人士表示,可以通過加強合規管理,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和監督機制,加強專業培訓,增強員工合規意識和能力;同時,加強外部監管和自律組織的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違規行爲。此外,還可以通過引入外部審計和諮詢機構,加強風險評估和合規審查,減少因執業規範問題受罰的情況。

從市場角度看,證券公司作爲資本市場的重要參與者,合規經營直接關係到資本市場的穩定與健康發展,必須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加強內部管理,增強合規意識。同時,證券公司還應加強對員工的合規培訓,提高員工的職業道德水平,確保其行爲符合市場規則。

從投資者角度看,投資者在選擇證券服務時,應充分了解證券公司的合規經營狀況,審慎選擇投資服務。同時,投資者還應增強自身的風險意識,理性投資,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忽視潛在風險。

(文章來源:財聯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