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新華日報

宜禾股份

□ 本報記者 錢飛 通訊員 於婧

從揚中一橋進入揚中市新壩鎮,沿着宜禾路駕車約5分鐘,便可來到這條路的冠名企業——宜禾股份有限公司。“我們是揚中首個冠名道路的企業。”宜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金芳說。

將品牌當作眼睛呵護,這一理念貫穿宜禾股份的發展歷程。1983年,從上海返回家鄉的馬金芳,創辦了宜禾股份的前身——鎮江市飛達服裝廠。最初企業是做時裝的,產品進入全國十大百貨商場進行銷售,在這一過程中,有客戶提出了生產職業裝的需求。當時人們對於職業裝的印象,還停留在粗糙、不好看的傳統工裝階段,並沒有將工裝視爲企業的名片,更不清楚防護類工裝在日常生產中的作用。從1988年開始進入職業裝賽道後,馬金芳便帶領團隊,用最好的面料、最頂級的技術生產當時被人們視爲最低檔次的工裝,用過硬的質量一點點改變人們的觀念,在建立人們對職業裝的全新認知過程中,樹立宜禾的品牌,讓人們在選擇職業裝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宜禾。

在宜禾股份廠區內,有一個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職業裝博覽館。該館由宜禾股份於2008年建成,共分古代館、現代館、科技館、民族館四大分館,分別從中國職業裝的發展演變歷史、當代世界職業裝的繁榮現狀、科技給予職業裝的人文關懷以及民族服飾的文化內涵四個主題,展示職業裝的文化積澱。“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職業裝的魅力,也讓人們更好地瞭解我們宜禾的四大產品,即職業工裝、職業時裝、職業制服和職業防護服。”馬金芳說。

在宜禾股份生產車間,一排排縫紉機“噠噠”作響,自動吊掛系統將一套套布料裁片輸送到工位上,工人們低着頭,專注地縫製衣服,一派繁忙景象。“目前,我們車間正在趕製與中國石化的合作訂單,爲他們製作2萬套防護服。”宜禾股份副總經理李超說。

目前宜禾職業裝和專業防護產品已應用於國內12大行業的2000多家企業,其中防靜電、耐酸鹼、耐高溫、阻燃、防水透氣、防毒、防化、防輻射等使用新型材料的上百個品種的特種防護服,有着獨特的競爭優勢。如今“宜禾”品牌已經成爲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中國職業裝第一品牌、中國職業裝十大領銜品牌,企業也由此成爲中國最大的職業裝基地、全國服裝行業百強企業、中國職業裝十大領軍企業,獲得江蘇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

一系列成果的背後,是宜禾股份在科研創新上的努力:2003年,宜禾股份與合作方創立了國內首家職業裝研究所;2012年,宜禾股份與上海東華大學合作成立了“宜禾—東華大學新材料及高端職業裝研發中心”;2015年,宜禾股份與蘇州大學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2020年,宜禾股份參與GB 39800.2-2020《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 第2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氣》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2023年,宜禾股份“江蘇省個體防護及應急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入選當年度擬新建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名單。“我們每年都要拿出營收的7%到8%用於研發,不斷推出新產品。”馬金芳說。

如今的宜禾股份,是全國服裝標委會、個體防護裝備標委會和勞防用品聯盟專家委員會委員單位,正向着百年職業裝企業的目標邁進。“做企業就是要沉下心來,專注於自己的核心主業,把主業做精、做深、做實、做透、做到極致。”馬金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