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六里投資報

4月下旬以來,港股整體的回暖成爲市場熱議的話題。

思睿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最近一場財經對話中,就近期熱議的港股市場,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觀點。

洪灝表示,從4月下旬以來,恒指自低點已經上漲了超過20%,恒生科技指數也上漲30%,從技術性角度來講,港股已經是牛市了。

這是港股的第一輪上漲行情,恒指可能會漲到一個“整數”,比如20000點。

再向後看,港股的上漲很大程度上將依託於內地經濟的回暖。

而就近期的傳言——港股通紅利稅將減免一事,洪灝觀點鮮明地表示,

如果這一消息被證實,對於香港整個股市的估值,起碼可以向上重估30%。

投資報(liulishidian)整理精選了洪灝分享的精華內容如下:

港股第一輪可能

會去到20000點

大家等待已久,香港連跌了3年,今年第4年,

今年開年,隨內地股市下跌,城中起火,殃及池魚,恒指跌至16000點以下。

從當時最絕望的時候,直到現在已經累升超過20%——恒指漲超20%,恒生科技指數漲30%。

如果從技術上定義來說,其實港股已經是牛市了。

你稱它爲“技術性牛市”也好,稱之爲“基本面牛市”也好,

實際上從價格上升幅度來說,已經是牛市了。

大家等這一刻都等了很久了,不只是我。

上次採訪,我們說,對香港的展望仍然非常看好,當時所有人都不看好,所以我看好,很簡單。

我覺得,現在,大家情緒開始回暖,漲了一輪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個故事。

它不只是技術性反彈,我不這樣認爲。

我認爲,這是第一輪的上漲行情,它可能去到一個整數,比如20000點。

或許,需要整固一下再繼續向上。

我們目前不要太貪心。

7月份的會議

對此抱有期待

當恒指到20000點的時候,它相對於低位已經累計上漲了5000點,已經是非常可觀的漲幅了。

過去幾年,市場主要有兩撥升浪——

第一波是2022年10月底,

疫情封控取消的時候,那一波恒指漲了50%;

第二波就是目前這一波。

我希望這一波比之於上一波更加具有持續性。

上一波急速上漲50%,到23000點附近之後就轉跌;

希望這一次,隨着內地經濟回暖,以及樓市政策的幫助下,港股市場能有所起色,並且漲勢能夠維持得更長久。

大家最擔心的就是中國房地產究竟會如何。

從2021年,中國房地產見頂後,一直下跌。

如果看官方數據,樓價跌幅不是很多,

但從二手房市場、樓房空置率、以及新增房貸等數據來看,實際情況是遠遠差於官方數據的。

所以,我們目前寄希望於7月份召開的三中全會。

這是非比尋常的一次會議。

因爲,這一次應該是歷史上第一次在計劃外的日程開會。

7月份是暑假,一般是北戴河休假的時候。

但今年就取消了,去開三中全會,市場對此有很多期待。

最近一次高層會議,宣佈三中全會的日期,當時提及了一些會議討論議程。

其中有關於房地產的討論,並且將房地產放在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

例如,如何處理存量房,以及增量房如何計劃等等,這證明高層是有計劃的。

所以,近日地產股急速反彈,彷彿鹹魚翻身、起死回生,希望市場預期至少能夠得到部分滿足。

一旦港股通落實免股息稅

港股最少向上重估三成

問:4月19日開始,港股開始十連升的上漲,當時剛推出新國九條,證監會亦推出措施改善與港交所間的互聯互通,這是否是這一次漲勢的其中一個出發點,它的影響大不大?

洪灝:它肯定是存在正面影響的,目的是希望我們的資本市場能夠長治久安。

港股以前爲什麼經常急漲急跌?

因爲大家都是在投機,沒人真的在這裏投資。

投資是你要與公司一起成長,持有股票,賺公司成長分紅的錢。

但如果是投機的話,股市波動時,你是賺對手的錢。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遊戲,A股也是這樣。

由於波動性大,即使是真正想投資的朋友,都很難去投,因爲每日價格的漲跌嚴重影響心情。

所以,國九條以及其他政策都是爲了整個資本市場的長治久安。

對於長期而言,它有很重要的意義。

即便港股已經漲了5000點,它也依然很便宜,依然是全世界最便宜的主要股市之一。

如果你說,要去買日本股票,沒有問題。

但你買完日本股票,怎麼對沖匯率風險呢?

假設日經指數漲了30%,但日元貶值了20%,盈利所剩無幾。

香港反而沒有這種匯率風險,加上有政策扶持。

比較有意思的是,傳聞準備免除內地投資者在港股的分紅稅,可以避免雙重徵稅。

一旦這個消息被證實,對於香港整個股市的估值,起碼可以向上重估30%。

如果大家有投資過港股和A股,你很快就會發現一個現象,爲什麼同樣的公司,港股這邊便宜很多?

甚至便宜50%,我見過最離譜的便宜70%。

其實就是因爲分紅制度。

投資港股,比起投資A股,要支付更多稅款。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