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貴州威寧5月15日電 題:“高原明珠”貴州草海:從“向海而生”到“向綠而行”

作者劉美伶

成爲一名“業餘中的專業”候鳥攝影師,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巡護大隊副大隊長劉廣惠用了6年時間;成爲“草海守護者”,劉廣惠用了35年時間。靠着對家鄉的熱愛,劉廣惠堅持巡護草海已有35年,拍攝的候鳥照片和巡護足跡見證了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向海而生”到“向綠而行”的變遷。

圖爲航拍貴州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唐哲攝

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山水林湖草”於一體,海拔2171.7米,總面積120平方公里,是貴州省最大的天然高原淡水湖泊,中國面積最大的岩溶構造湖。

過去由於人爲排水和圍湖造田,導致草海水黑味臭,城進湖退,水域面積一度縮減到僅存5平方公里,高原溼地的生態遭到嚴重破壞,隨之帶來的影響是周邊極端天氣增多,人畜飲水困難,不見候鳥身影。

“以前老百姓居住在草海周邊,靠山喫山,靠水喫水。”草海管委會計劃發展科科長彭斯斌說,近年來,通過耕地補償、生態移民搬遷、棚戶區改造等措施,草海溼地面積達到29.07平方公里。

1985年,以高原溼地生態系統爲主要保護對象的草海,被列爲貴州省級綜合自然保護區。1992年,草海獲批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得益於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會的建言獻策和大力推動,草海溼地保護與綜合治理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2015年,草海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全面展開。

“十三五”期間,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同意《貴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規劃》,明確草海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實施8類工程43個重點項目,涉及城鎮污水和垃圾處理、面源污染控制、生態保護和修復等一系列龐大複雜的系統工程。生態保護力度不斷加大,讓“高原明珠”草海重現生機。

圖爲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的黑頸鶴。劉廣惠攝

如今的草海,每年都會迎來大批越冬候鳥,被譽爲“世界最佳觀鳥區之一”。據統計,2024年前來越冬的黑頸鶴數量增加至2597只,約佔全球總數16%左右,各類鳥類總數約10萬隻。

“生態好纔會有越來越多的候鳥來。”候鳥數量的增加,離不開草海巡護隊悉心的呵護。每到候鳥越冬季節,劉廣惠和隊友天不亮就出門,天不黑不回家,每天步行三萬步左右,詳細地記錄候鳥情況,及時救助落難候鳥,同時還向民衆講解保護候鳥的重要性。

長年累月的勸導,捕鳥的人漸漸沒有了,民衆都知道草海是候鳥的棲息地。“守護自己的家園,一點也不辛苦。”劉廣惠說。

圖爲在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越冬的候鳥。劉廣惠攝

“草海的‘寶貝’,11月份再相見。”目送2024年越冬的黑頸鶴羣飛走,劉廣惠在朋友圈發佈了這樣一條動態。

劉廣惠的朋友圈動態裏全是自己拍攝的候鳥照片和視頻。在這些照片裏,鳥類專家偶爾還發現了首次出現在草海的候鳥種類。

劉廣惠說:“拍候鳥照片,是爲了更好宣傳草海保護工作。”

最初,劉廣惠沒有專業相機,只能用橡皮筋把手機綁在望遠鏡上拍。後來,省喫儉用存錢買了專業相機,劉廣惠自學攝影知識,向專業攝影師請教,漸漸掌握了拍攝技巧,每年要拍攝上萬張候鳥照片。

圖爲貴州威寧草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美景。唐哲攝

春去夏來,候鳥已經飛離草海。藍天白雲下,波光粼粼的草海,一望無垠,靜謐而美好。劉廣惠和隊友依舊堅持巡護草海,等待候鳥再次回來過冬。“把草海的生態搞好,讓更多候鳥來草海。”(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