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金融界

本文源自:金融界

隨着4月下旬以來港股市場的一片暖意,市場情緒逐漸升溫,關於港股未來走向的討論愈發熱烈。在這一背景下,思睿集團的首席經濟學家洪灝在最近的財經對話中,針對港股市場發表了他的最新見解,引發業界廣泛關注。

洪灝首先指出,自4月下旬以來,恒生指數自低谷已強勢反彈超過20%,而恒生科技指數更是錄得了30%的顯著增長。從技術層面分析,這樣的上漲幅度已經標誌着港股正式步入了牛市階段。他強調,無論是被稱作“技術性牛市”還是“基本面牛市”,實質上市場已經迎來了價格顯著上揚的繁榮期。這對於長期等待市場復甦的投資者而言,無疑是一個期盼已久的轉折點。

洪灝認爲,當前的上漲行情只是港股復甦的第一階段,恒生指數有望突破至一個象徵性的整數關口,如20000點,之後或許需要一定的盤整鞏固,爲後續的上升行情蓄力。他提醒市場參與者應保持理性,不要過於貪婪,同時強調這不是簡單的技術性反彈,而是基於市場信心恢復、經濟基本面改善的實質性上漲。

對於港股後續走勢的關鍵因素,洪灝強調,其動力將主要來源於內地經濟的回暖。特別是在當前市場傳聞的港股通紅利稅減免政策,如果得以實施,將對港股估值產生重大正面影響。洪灝明確表示,這一政策若被證實,港股的整體估值至少有望提升30%。這不僅將吸引更多資金流入,也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推動股價上行。

此外,他還提到,近期高層會議對即將於7月份召開的三中全會的預告,以及會議中涉及房地產市場的討論,也給市場帶來了新的希望。鑑於房地產行業對中國經濟的重要地位,其復甦進程將直接影響港股的表現。洪灝認爲,政府對房地產行業的重視和即將推出的相應政策,有望幫助市場擺脫過去的陰霾,實現更爲持久和健康的增長。

洪灝還分析了港股與A股之間的價差問題,指出港股之所以相對便宜,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分紅稅收制度的差異。一旦紅利稅減免政策落地,將消除港股的一大劣勢,吸引更多的內地投資者參與,從而推高港股估值。

相關文章